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骨文:书法之乡的秘密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8: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骨文:书法之乡的秘密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近4000件套精美文物随之揭开神秘面纱,其中四分之三的文物是首次亮相。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开馆,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甲骨文这一古老的文字体系上。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书写方式,甲骨文不仅承载着商代的历史记忆,更是书法艺术的起源。其发源地的考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01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可以追溯到山东桓台县马踏湖畔的史家遗址。这片南北长约600米、宽约500米的遗址,是重要的岳石文化遗存。经过两次清理发掘,揭露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出土了岳石文化和商代的刻字卜骨、商代中晚期多字铭文与族徽铜器,以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及战国和汉代的陶、铜、骨、蚌、石、玉、漆等文物500余件。

在祭台上发掘出的岳石文化时期大型结构祭祀坑中,坑内分土层放置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共356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位于祭祀坑底部的两片残缺甲骨文,其历史年代比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早三个世纪以上。这两片刻有文字的甲骨,是东夷故土的先人文明程度的有力佐证。

02

殷墟:甲骨文的主要发源地

尽管史家遗址的发现将甲骨文的起源时间提前,但河南安阳殷墟作为甲骨文的主要发源地,其地位无可撼动。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自1928年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祭祀等多个方面,为研究商代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也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

03

甲骨文的制作与用途

甲骨文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和龟甲。然后对甲骨进行整治,包括脱脂、削平、开槽等工序。接着在甲骨上制作钻凿,以便在烧灼时产生裂纹。商人用烧热的树枝对钻进行烧灼,甲骨上会出现裂纹,这些裂纹通常被称为“兆”。商人会根据兆来判断所卜问事情的吉凶。最后将占卜的内容刻录到甲骨上。

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是占卜和记事。商朝人尊崇神灵,无论大小事务都要进行占卜。卜辞通常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记录了占卜的时间、内容、结果和后续验证。此外,甲骨文还用于记录与甲骨材料相关的事务,如贡龟、治龟等。

04

甲骨文与书法艺术的起源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其独特的点画、结构和章法,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意识。甲骨文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的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以及句子形式、结构,与后代汉语基本一致,显示出汉字书写的连续性。

甲骨文书法在近代得到发展,罗振玉、王国维、丁佛言等学者开创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先河。罗振玉于1921年出版《集殷墟文字楹帖》,将甲骨文用于书法创作。丁佛言的甲骨文书法保持了甲骨文字舒展修长、刀笔拗峭的特点,用笔转折方刚、斩钉截铁。简经纶的甲骨文书法孤高峻洁,开合有节,既疏朗博大、风度娴雅,又清劲有神、气息高古。潘主兰则在章法布局上创新,布白呈均衡式但能自由构筑,字距参差有别致,行距疏宕有余韵。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书写方式,其发源地的考证不仅关系到文字的起源,更关乎书法艺术的开端。从山东桓台的史家遗址到河南安阳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面貌,展现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审美。作为书法艺术的源头,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