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亲到重组:一部剧看尽中国式家庭教育百态
从单亲到重组:一部剧看尽中国式家庭教育百态
《欢乐家长群》是一部以学生教育为核心的家庭轻喜剧,通过三个典型家庭的故事,展现了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
唐晓薇与糖豆:年轻妈妈+成熟儿子组合
年轻的优势就是没有代沟,糖豆有时会喊妈妈“姐姐”,唐晓薇对儿子的散养却也练就了儿子的自理、自律与成熟。在当下这个社会里,心理年龄与真实年龄的差距也可能是巨大的。对糖豆来说,父亲与母亲可能更像是哥哥与姐姐,虽然有毕恭毕敬的尊重,但偶尔也可以调侃,这反而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尽管糖豆的父母离婚了,但他却没有因为缺失父爱变得阴郁,母亲把他当做“朋友”看待,糖豆便成了家中唯一的男人。所以他与母亲的关系是相互偎依共存的,没有严格的“小孩儿应该做,大人应该做”,反而更倾向于“女孩儿应该做,男孩儿应该做”。因此,糖豆在看待解决问题时,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唐晓薇对糖豆的教育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在同学尿床的时候,糖豆会主动提出换帐篷以解决同学的尴尬;在果宝初一吵架时,糖豆迅速分清谁对谁错,无视果宝的号召主动团结初一一起玩;在初一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时,糖豆及时录拍了证据,又联系果宝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矛盾。当然,糖豆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在父母爱情的问题上,剧中糖豆家第一次爆发母子争执,就是因为糖豆偷偷用母亲的信息注册相亲网站。糖豆不明白母亲和父亲离婚的真实原因,他其实也不能理解爱情与家庭的本质,他只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母亲”“婚姻”“父亲”连接在一起,所以最终得出了自己影响母亲再婚的结论。但是,因为糖豆与母亲平日里的互动方式很直接,所以在母亲生气时,糖豆习惯性地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许不对,但想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终究是一番好意,母子之间的矛盾也就不攻自破。
杨明彪一家:复杂疏离的亲子关系
老杨夫妇都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也可以说他们在某些情况下的行为反应依然像个孩子。十五看不上老杨,父子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且可见,但从未有过任何尝试性的解决。我想,很久之前他们父子间的矛盾未必如剧中呈现得那么巨大,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矛盾在相看两厌中野蛮生长,最后就成了儿子只对父亲讲英文,父亲蹙与儿子沟通的冷战情况。其实杨明彪与十五之间差的是一个重新审视的过程,因为曾经不好的记忆先入为主地给对方贴上来标签,但人都是会随着时间成长成熟的,老杨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他绝对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父亲。景婷婷与初一之间同样也有沟通不畅的矛盾。景婷婷本身就缺乏育儿经验,所以她在面临困难时,会情绪爆发、歇斯底里、内心崩溃。初一的胆小大概率也是因为受到了父母言行举止的严重影响,但害怕、压抑、妥协的累积效应依然是爆发,所以最后初一与哥哥一样,开始拒绝与母亲沟通。景婷婷是一个年轻妈妈,从她不得不担起照顾女儿入学的任务开始,她的人生就已开始被迫成长。她会与女儿一起成长,虽然这一路走来的过程并不美丽,但于人生来讲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刘向上、戴静的四口之家:学习与自省的调整共进
这一家比糖豆家成长问题大,但比老杨家调整能力强。果宁与父母有矛盾,但不是冷战,而是坚持不懈地斗智斗勇。果宁在原则与态度上还是挺有问题的,所以这对父子间的矛盾,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父亲占理的。这对父子间缺乏的是达成共识的平台,但这也许是受到父母之间都无法达成一致的影响,所以说父母真的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果宝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也开始耍心眼了,比如说她想换块手表的事。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误入歧路的情况,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只不过大多数家长都以结果论看世界,所以他们无法正视孩子们走弯路这个现象。刘向上在思索,他在不断地调整与子女相处的方式,争取让孩子们以最舒服的方式健康成长。
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模式,只要调整恰当,磨合得当,最后都会以一个和谐共进的面貌呈现给大家。观电视剧里的人生,也是为自己的人生增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