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痛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3: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痛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无痛性心肌梗死,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明显疼痛症状的心肌梗死。这种病症虽然不像典型心肌梗死那样有剧烈的胸痛,但其危害性却丝毫不亚于后者。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增加死亡风险。因此,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和相关症状,对于预防和及早发现至关重要。

01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疼痛感知能力会逐渐下降。特别是高龄老人,由于脑缺氧等原因,对疼痛的敏感度进一步降低,即使发生心肌梗死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痛感。

  2. 长期冠心病患者:这类患者由于长期处于心肌缺血状态,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此外,心脏血管形成侧支循环后,即使发生闭塞也可能不会引起剧烈疼痛。

  3.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导致神经病变,影响疼痛信号的传导。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心肌缺血时可能不会有明显的痛感。

  4. 有并发症的患者:如休克、心衰或卒中等并发症可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掩盖心梗的典型表现。

02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

  •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 乏力:感觉全身无力,甚至在轻微活动后就感到疲惫不堪。
  • 恶心呕吐:消化系统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 腹部不适: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容易与消化系统疾病混淆。
  • 头晕、出汗、疲劳等全身表现,也可能伴随急性心衰的症状,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03

如何预防无痛性心肌梗死

  1. 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将这些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 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是心血管健康的“杀手”。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

  4. 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无痛性心肌梗死虽然症状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寻。通过了解高危人群特点和相关症状,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