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电+文旅”融合创新:机构改革引领,AIGC技术赋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1: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电+文旅”融合创新:机构改革引领,AIGC技术赋能

在“后疫情时代”,文旅市场复苏态势显著,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助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广电+文旅”深度融合也成为大势所趋。今年年初,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更名为“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其主办单位也变更为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事实上,文化、广电和旅游三个部门,虽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早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海南、上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率先完成广电、文化、旅游等机构职能的合并。比如海南设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管全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工作的省政府组成部门;广州组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文化、广播电视管理职责,以及市旅游局的职责整合;深圳设立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无独有偶,相对浙江采取合并的做法,重庆则采取了分设。此前,重庆市广播电视行业管理业务划归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1月26日,重庆市广播电视局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市广播电视局的成立,意味着将广电从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拆分出来。从实际情况来看,广电与文旅部门的合与分只是某些地方的个例,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省、市、县的广电和文旅部门设置有较大区别,省级层面大面积合并还要视情况而定。在笔者看来,广电与文旅合并或者分设主要是作为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整合或独立,对行业的服务影响不太有较大的改变。尽管两个部门“分分合合”,但在文旅和广电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大势所趋。“由于各地发展的情况不一,整合也不能一概而论,是合,还是分,抑或合分兼顾,都得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发展特点,必须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有专家表示,无论是整合还是分离,都只是形式和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广电与文旅融合大势,整合有利于将广电与文旅的优质资源集中放大一体效能,分开则有利于做细做精,保持机构相对独立性做专做强。伴随着媒体重构和升级融媒商业模式,媒体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广电+文旅”战略持续升级,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广播电视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比如,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战略合作。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深化合作,开展文化和旅游主题重大传播项目的联合制作。湖南广电旗下上市公司电广传媒积极落实“新文旅”战略,已成为湖南省文旅行业的主力军;东方明珠新媒体将推进改革不停步,在“广电+文旅”的赛道上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河南广电实现了“线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线下+奇遇系列”的多层次产业业态布局。立足新的发展形态和需求,一批聚焦文旅发展的专业化和垂直化定位的地面频道随之应运而生,新的电视文旅媒体品牌脱颖而出。

比如,牡丹江市融媒体中心文旅教育频道正式开播上线,SMG旗下的乐游频道为服务文化旅游领域而特别打造的专业电视频道,济南广播电视台文旅体育频道打造“广电+政务、服务、商务”的全媒体模式;山东影视频道升级为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南宁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正式调整为文旅生活频道。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在接受传媒内参专访时表示,广电机构将文旅融合置于重要位置,既是主动求变的行为,也是广告收入下滑倒逼的结果,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广电机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郭全中看来,广电与文旅融合在媒体融合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助于广电媒体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广电媒体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赋能,也有助于广电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广电媒体融合提供新的模式探索和实践经验。

全国文旅一起上春山,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歌曲《上春山》火爆出圈,在河南卫视《2024元宵奇妙游》中,雷佳全新演绎歌曲《上春山》再度出圈,在此背景下,以“上春山”为题的冬春季错峰游接踵而至。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元宵节周末的短途游、错峰游之类周边游市场尤其火爆,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这两天,国内旅游整体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0%。热度的背后,足见优质视听内容对文旅产业的带动能力,亦是广电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红利正在释放。从实践中来看,广电与文旅之间相互赋能,其多业态融合“热辣滚烫”,为两个产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开发主题节目。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承正成为广电创作的重要内容。广电通过开发一系列主题节目和融媒直播,向观众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比如,江苏卫视“广电+文旅”矩阵以“美丽中国”为整体脉络,呈现给观众蔚为大观又各具特色的大美中国图鉴;吉林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冰雪文化节目《长白天下雪》之《听!冰雪的声音》,集中展现“长白天下雪”独特魅力。2、延伸产业链。通过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广电通过提升了文旅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延伸产业链重构升级融媒商业模式。比如,电广传媒在“春节档”策划推出“九龙聚首”春节主题活动,旗下景区、酒店推出年味浓郁的“文旅大餐”;2023静安国际光影节,SMG与静安区携手,汇聚SMG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上海城市文化盛事。3、打造优质IP项目。广电与文旅的融合通过共同开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的IP项目,实现品牌和文化的双重输出。比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将推进从地标景点、传统景区运营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旅IP打造模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IP,为开封、洛阳、安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添彩,也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开拓了更大空间。4、打造文旅宣传平台。广电媒体通过利用其传播优势和广泛的受众基础,打造文旅宣传平台,为文旅产业提供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支持。比如,深圳广电集团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了深圳旅游官方宣传平台——i游深圳;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陕耀文旅」IP品牌项目是以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广陕西文旅靓丽名片为主体来进行内容发布的陕西文旅融媒发布平台。

当前,中国广电正在积极探索“广电+文旅”战略,借助AIGC技术的应用,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模式。通过AIGC在广电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广电客户端的用户粘性和活跃度,还在内容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AIGC赋能文旅:从智能导游到虚拟现实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文旅产业插上科技翅膀,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1. 智能导游:AI导游可以24小时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餐饮推荐等服务,还能与游客闲聊,提升旅游体验。例如,万达集团为丹寨万达小镇打造的AI导游“小丹”,能够同时为成千上万个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2. VR沉浸式体验:通过VR技术,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景区魅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利用VR全景拍摄技术,让游客在线上就能体验冰雪世界的壮观景象。

  3. 个性化推荐:AIGC通过分析游客的浏览记录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活动推荐,让旅行更加贴心。

  4. 自动化内容创作:AIGC可以自动生成景点介绍、旅游攻略等内容,减轻人工创作压力。例如,云南文旅与腾云公司合作,利用AI虚拟人技术赋能导游培训和服务。

02

中国广电的AIGC布局

作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广电在AIGC领域动作频频,为“广电+文旅”模式注入新动力:

  1. 内容生产创新:中国广电运用AIGC技术创作了《千秋诗颂》《中国神话》等作品,以AI生成的动画和音视频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2. 数字人应用:多家广电机构打造AI数字人,不仅用于新闻播报,还参与综艺节目录制。例如,湖南广电的“爱芒”在《我们仨》节目中担任助理导演。

  3. 跨领域融合:中国广电积极探索AIGC在文旅、教育、公益等领域的应用。成都广电等制作的《万千气象 AI中国》系列城市宣传片,用AI生成的短视频展现城市魅力,带动旅游发展。

03

创新模式带来的变革

“广电+文旅+AIGC”的模式正在为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1.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智能导游和个性化推荐,游客可以享受更加便捷和贴心的服务。

  2. 创新内容生产:AIGC打破了传统内容生产模式,提高了创作效率和质量。

  3. 拓展商业价值: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文旅产业的吸引力,还为广电机构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

  4. 推动数字化转型:AIGC的应用加速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04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GC在“广电+文旅”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可以预见,未来的旅游体验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广电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有望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