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2.64亿人受困焦虑症,专家详解自测方法与应对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2.64亿人受困焦虑症,专家详解自测方法与应对方案

引用
中国网
9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10/11/content_42933739.htm
2.
https://m.dxy.com/disease/29798/detail
3.
https://www.smartpatient.ha.org.hk/zh-cn/smart-patient-web/theme-based-module/palliative-care/symptom-management/about-anxiety
4.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baike/k/jiaolv_122/8c2f23849bd241a59a29c2fdf3b3d93c.html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6108
6.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38288
7.
http://www.jcyipong.com/medicineDocDetail.action?docID=1255
8.
https://nsa-sleep.com/archives/2011
9.
https://neihu-mindclinic.com.tw/medical_information/anxiety-attack/

焦虑症,这个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正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全球焦虑障碍患者已高达2.64亿,中国焦虑障碍加权终身患病率更是达到7.6%。学会识别和应对焦虑,已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

01

焦虑症的自我检测

焦虑症的自我检测主要从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三个方面进行。

心理症状

  • 经常感到无缘无故的紧张、担心或恐惧
  • 难以控制的担忧,总是预想最坏的结果
  • 容易烦躁、易怒
  • 集中注意力困难
  • 感到即将发生灾难或失去控制

躯体症状

  • 心悸或心跳加速
  •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 胸闷或胸痛
  • 震颤或肌肉紧张
  • 出汗、口干或吞咽困难
  • 头晕、头重脚轻或晕厥感
  • 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
  • 频繁上厕所
  • 疲劳或能量不足
  •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

行为症状

  • 回避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境或活动
  • 过度检查或重复某些行为以减轻焦虑
  • 社交退缩,避免与人交往

除了上述症状,还可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自我评估。SAS量表包含20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每个项目按0-3分四级评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如果自评得分较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02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是用于评估焦虑状态严重性的主要工具之一,一般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填写,也可以由专业人员通过口头提问患者后,进行填写。

该量表一共 20 个题目,描述了 20 个与焦虑相关的状态。每个题目有 4 个选项,分别代表了 4 个不同程度。

  • 从无或偶尔: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
  • 有时: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这类情况
  • 经常:过去一周内,有3~4天有过这类情况
  • 总是如此: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类似情况

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一周的真实情况,选择最符合的一个选项即可。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需要根据自己真实体验回答,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思考。整个量表需要花费 5~10 分钟完成。

量表的完整内容如下:

标星号的题目为反向计分,详细计分方法见下面「焦虑自评量表如何计算分数」一问。

如想查看更多关于焦虑障碍的内容,可以点击查看:焦虑障碍。

03

焦虑自评量表如何计算分数?

第一步 计算总分

将每个题目的分数加起来,即为总分。注意,第 5、9、13、17、19(标星号的题目) 题为反向计分题,即该情况发生的越频繁,分值越低。

第二步 计算标准分

标准分=总粗分 × 1.25(四舍五入取整数)

04

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说明

标准分范围与焦虑程度的对应如下:

<50

  • 说明:基本没有焦虑体验,属于正常状态。最近一段时间心境状态较为放松,通常不容易紧张或着急。

  • 建议:继续保持这样的心理状态即可。

50~59

  • 说明:属于轻度焦虑。最近一段时间偶尔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在面临极大压力或者心情不好时,会产生焦虑感觉,但是症状轻微,及时调试可以快速缓解。

  • 建议:

  • 调整自我认知:重点关注自己的优势和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

  •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可以自主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中的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坚持使用;也可以通过增加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的方式,改善情绪。

  • 学会放松技巧: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腹式呼吸、正念练习等。

60~69

  • 说明:属于中度焦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时常会有出现焦虑。有些事可能会令你感到紧张或不安;对身体上出现的不适有些担心;有时会失眠。这些负面情绪已经对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产生了影响。

  • 建议:建议要充分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加强对上一水平给到的三类方法的使用,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对缓解焦虑有帮助,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69

  • 说明:属于重度焦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被严重的焦虑感笼罩。不仅存在严重的情绪困扰,认知和社会功能也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害,甚至还有可能伴随一些生理反应,典型症状如手足颤抖、躯体疼痛、乏力、坐立不安、心悸、头昏、呼吸困难、手足麻木刺痛、胃痛或消化不良、尿意频繁、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和噩梦等。

  • 建议:建议尽快就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使用,同时加强自我调节。

05

缓解焦虑的实用方法

面对焦虑,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是一些简单易行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 呼吸练习:尝试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练习5分钟,可以帮助降低心率,缓解紧张情绪。

  • 冥想与正念: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进行冥想,专注于当下,减少对负面想法的关注。

  • 身体活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或跳舞等,可以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 保持社交:与朋友、家人或同事保持联系,分享你的感受和经历。社交支持是缓解焦虑的重要因素。

  • 合理规划: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可以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 认知重构:当焦虑情绪来袭时,尝试分析让你焦虑的事情,识别并纠正认知偏差。

  • 放松训练:每天抽出15分钟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冥想或听舒缓音乐等。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焦虑症状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或医疗干预。

焦虑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应对。通过了解焦虑的症状,学会自我检测的方法,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记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对自己最大的关爱。当焦虑来袭时,不妨试试上述方法,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毕竟,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才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的最好武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