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中药之“麝香”
中医话中药之“麝香”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它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含有麝香酮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麝香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用价值等相关知识。
麝香Moschus
别名俗名
遗香、脐香、当门子、生香、麝脐香
形态特征
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生境分布
栖息于多岩石山地中下部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中。林麝:新疆、西藏、青海、宁夏、陕西、贵州等地。马麝: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原麝: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药用部位
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化学成分
麝香含麝香酮,并含麝吡啶、11种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胆甾醇类、脂肪、蛋白质、蜡及无机盐。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心经、脾经。
功效主治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注意:虚脱证禁用。无论内服或外用均能堕胎,故孕妇禁用。
麝香的故事
从前,一对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打猎,儿子为追捕一只野雉,不慎掉下山涧。儿子虽倒在洞里动弹不得,却贪婪地吸着山涧飘来的缕缕奇香,这奇特的香气,沁人心脾,伤痛好像逐渐消散。唐老汉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鸡蛋大小、长着细毛的香囊,不久儿子的伤不治而愈。
后来,每遇到穷人跌打损伤,唐老汉就用香囊为其治疗。此事被县太爷得知,便派衙役将香囊抢去,交给小妾收藏,小妾将香囊随身携带,哪知已怀孕三月的胎儿坠了下来。
唐老汉失去香囊后,上山打猎时便加倍留意。他终于发现,雄性麝的腹部有一装着分泌物的囊袋,这个囊袋就叫“麝香”。麝香产生于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