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 西岭:西岭雪山。
-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 泊:停泊。
-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吴地,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视觉空间。
后两句,诗人的视野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西岭雪山的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就在窗前;门前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船只,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这种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写法,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