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升级,助力孩子数学逆袭
亲子关系升级,助力孩子数学逆袭
最近,一位17岁的中专生姜萍在某巨头的数学竞赛中获得第12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个人天赋和努力的重要性,更凸显了良好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数学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亲子关系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一项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的研究显示,亲子关系质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具体来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亲子互动模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在数学学习中,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训练。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
家长如何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 让孩子讲解题目
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鼓励孩子讲解数学作业中的难题,甚至可以设立小奖励机制。这种“输出式”学习能有效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
- 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可以让他们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 建立错题本
建议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但是却恍然大悟;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 成为探讨的伙伴
作为家长,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
-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有这种学以致用的机会,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低年级家长在购物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运算能力。例如拿10元钱购物,该花多少元?钱够不够?找回多少?高年级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在购物中思考哪种方法更优惠,哪种方法更合理。在旅游或家庭进行投资时,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旅游预算,运用数学思维合理安排旅游,使同样的钱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核计投资彩票、股票,进行银行存款、贷款等。在家庭中运用数学方法练习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好办法。
成功案例:姜萍的数学之路
姜萍的成功并非偶然。她不仅拥有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更重要的是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导师——王闰秋老师。王老师不仅自己多次参加数学竞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姜萍的教练和伙伴,帮助她不断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长的参与和引导至关重要。即使孩子拥有天赋,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持续的支持。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伙伴,而不是权威的施教者。通过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语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基石。它不仅能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陪伴,家长可以成为孩子数学学习道路上的最佳助力。让我们以姜萍的故事为启示,共同努力,帮助更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