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颅内动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从“拆弹”到“控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4: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颅内动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从“拆弹”到“控弹”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致死率高达35%。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最近的世界神经介入手术直播大会上,中国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艾柯医疗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引发了全球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01

创新技术引领治疗突破

艾柯医疗Lattice密网支架是全球首款采用机械球囊输送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其创新设计解决了传统支架在复杂血管中释放困难的问题,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安全。临床数据显示,该产品术后12个月动脉瘤成功闭塞率高达91.4%,支架内狭窄率仅为0.8%,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在大会上表示:“Lattice通过多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大幅降低了临床医生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及手术安全性,使颅内动脉瘤治疗进入‘自动挡’时代。”

02

个体化治疗提升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模式转向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对于未破裂或低风险动脉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时机。超早期手术(24小时内)对高风险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再破裂风险。

在手术方式上,显微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各有优劣。显微动脉瘤夹闭术能直接处理动脉瘤,控制手术中破裂风险,但创伤较大;介入栓塞术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栓塞物质送入血管,阻断血流,但对某些复杂动脉瘤效果有限。医生会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03

术后管理保障康复

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管理和复查同样重要。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后1-2周进行首次复查,通过CT检查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3-6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复查,主要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的形态和复发情况。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随着中国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持续创新,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器械开始登上国际舞台。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中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3.8%,预计到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91.2万台。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也推动了全球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

刘建民教授表示:“中国在神经介入领域已从跟随者转变为共同面对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问题的研究者、突破者和创新者。我们提供了最新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新器械、新理念及其相关经验。相信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常态化,中国神经介入的声音和贡献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