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大等团队创新水蛭素融合蛋白,精准释药降低出血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9: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大等团队创新水蛭素融合蛋白,精准释药降低出血风险

水蛭素,这种从水蛭中提取的天然抗凝血物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凝血酶抑制剂。它能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且对血小板作用弱,不会引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然而,水蛭素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体内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使用中需要频繁注射以实现长期抗凝效果,这不仅降低了患者依从性,还增加了出血风险。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改良水蛭素,以克服其固有缺陷。最新的突破性进展来自浙江大学药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团队。他们合作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水蛭素融合蛋白,为血栓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团队基于类弹性蛋白多肽(ELP)的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组水蛭素(HV)、类弹性蛋白多肽(ELP)和酶响应性模块进行融合,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滞留时间可调控和精准释药特点的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在给药部位形成原位储库,经缓慢扩散进入血液循环。在循环中无抗凝活性,当到达血栓形成部位,可“感受”体内凝血因子Xa浓度升高响应性释放水蛭素,精准调控释药量,发挥水蛭素的抗血栓作用同时大幅降低出血风险。

在融合蛋白的制备过程中,研究团队采用Ffu标签表达元件,实现目标蛋白在宿主菌株中的高效分泌表达。通过调整类弹性蛋白多肽的重复单元数量,可以精准控制其相变温度和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体内滞留和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融合蛋白ELP120-Fr-HV达到了长效平台期。在多种血栓栓塞动物模型中,皮下注射一针ELP120-Fr-HV,可在三天内高效抑制血栓形成,并显著降低水蛭素的出血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为血栓栓塞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虽然目前该研究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振奋,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终造福广大血栓病患者。

与此同时,水蛭素的产业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武汉元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利用衣藻合成生物学平台研发水蛭素,已经完成中试生产,工艺质量达到工业化标准。这表明,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水蛭素这种古老的天然药物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有望成为医学界的新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