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高血压中医食疗方案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家推荐:高血压中医食疗方案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等密切相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龙云教授根据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针对不同证型的食疗方药。这些食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尚未完全统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其治疗原则和方药也是千变万化。新版《中医内科学》将该病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肝肾阴虚6 个证型。
肝阳上亢证:本型在“高血压病”中最多见,在早中期、急性发作期病人中出现频率高,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症状包括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肝火上炎证:本型多见于高血压病变早期,年轻体壮病人。症状包括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浊上蒙证:此型患者多数形体肥盛,血脂常偏高。症状包括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证:本型多见于“高血压病”后期,且已有心、脑、肾损害的并发症。症状包括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气血亏虚证:本型多半神经衰弱、体亏久病。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肝肾阴虚证:此型常见于中老年高血压病人,或血压相对稳定期的患者。症状包括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针对不同证型的食疗方案
1. 绿豆薏米粥
适用证型: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
食材:绿豆30克,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
- 将绿豆、薏苡仁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
- 大米淘洗干净
-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至粥熟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导致的高血压。
2. 山药红枣粥
适用证型: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食材:山药50克,红枣10枚,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
- 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
- 大米淘洗干净
-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至粥熟
功效:补益气血,滋补肝肾。适用于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导致的高血压。
3. 山楂决明茶
适用证型:痰浊上蒙证、瘀血阻窍证
食材:山楂15克,决明子15克
制作方法:
- 将山楂、决明子洗净
- 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
- 盖上杯盖,焖泡10分钟后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降脂降压。适用于痰浊内阻、瘀血阻窍的高血压患者。
4. 荞麦养生茶
适用证型:所有证型
食材:苦荞麦50克
制作方法:
- 苦荞麦炒香
- 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
- 盖上杯盖,焖泡10分钟后饮用
功效:苦荞麦富含芦丁,能有效降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管理
除了中医食疗方案,高血压患者还需要遵循现代医学的饮食管理原则:
低钠高钾: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和菠菜。
健康脂肪:选择橄榄油等植物油,避免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多吃深海鱼类和适量坚果,获取不饱和脂肪酸。
高纤维饮食:每天至少摄入25克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
限制饮酒与控糖: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均衡营养:确保碳水化合物(55%-65%)、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的合理搭配。
食疗的辅助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食疗方案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食疗方案的同时,仍需遵医嘱按时服药。食疗的作用在于辅助控制血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或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遵循以上饮食原则和推荐食疗方案,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血压,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