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万例,专家呼吁加强早期筛查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万例,专家呼吁加强早期筛查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高达22.40万例,死亡病例达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87/10万和13.28/10万,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食管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加强食管癌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01

许雯雯教授:聚焦食管癌微环境与靶向治疗

许雯雯教授是食管癌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她长期致力于食管癌微环境中潜在诊疗靶点的发现和干预策略研究。近年来,她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青年项目,以及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等。这些项目聚焦于食管癌的关键分子机制,如KCTD4、LncRNA CTC-490G23.2、NSBP1等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食管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雯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重要论文。例如,她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KCTD4通过破坏钙稳态促进食管癌转移的作用机制;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则报道了靶向CREB1-TGFβ2-ERK信号通路的天然产物欧前胡素在抑制食管癌转移中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食管癌发病机制的理解,更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02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与预防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吞咽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可能仅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出现,后期可能发展到液体食物也难以吞咽。
  • 体重下降:由于进食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 胸痛或不适: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有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
  • 声音嘶哑: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时可能出现声音嘶哑。
  • 咳嗽或呛咳:进食时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食管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根据《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建议年龄在45~74岁、无上消化道癌病史、无内镜检查禁忌证的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至少1次内镜筛查。

预防食管癌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维持健康体重。
  • 避免过热饮食:长期饮用过热的饮料会增加食管癌风险。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
03

临床治疗新进展:放疗、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技术不断革新。2024年公布的多项重要研究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德国的ESOPC研究比较了两种围手术期化疗方案的疗效,发现围手术期FLOT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五年生存率,这可能改变当前的新辅助放化疗标准。美国的EA2174研究则探讨了新辅助治疗模式下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虽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为免疫联合放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食管癌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通过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许雯雯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针对食管癌的新抗癌药物,并评估其临床前效果,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04

专家建议: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许雯雯教授强调,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她呼吁45岁以上、有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内镜筛查。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她建议积极与医生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无论是否患病,都应该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食管癌的防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医生、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食管癌的治愈率将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改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