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拒收硬币引争议,央行整治拒收现金行动持续进行
蜜雪冰城拒收硬币引争议,央行整治拒收现金行动持续进行
近日,蜜雪冰城因拒收硬币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体权益,更折射出当前社会支付方式变革中不容忽视的法律边界和人文关怀。
事件回顾:蜜雪冰城拒收硬币引争议
5月27日下午,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拿着15个一角硬币和一个五角硬币,前往蜜雪冰城(广厦华庭店)购买两元的冰淇淋。然而,孩子却被告知门店不收硬币,只能失望而归。这一幕被家长知晓后,引发强烈不满。在与门店交涉过程中,门店负责人解释称,当时店员看到孩子使用零钱,询问是否有整钱,可能在沟通过程中未能向孩子清晰解释这一点,造成了误会。对此,蜜雪冰城总部回应称,公司政策明确规定不得拒收任何形式的硬币,并承诺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
法律红线:拒收现金行为的违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也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拒收现金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对人民币法定地位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自2023年10月起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4月末,已对8起拒收现金法人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并核实124起情节轻微、及时改正、初次违法并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拒收现金行为。
典型案例:整治行动显成效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多起拒收现金的典型案例,涉及学校、保险公司、汽车销售公司等多个领域。例如:
- 2023年12月,北京达世行世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未设置现金收付通道,不接受客户用现金购买车辆保险,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实施行政处罚。
- 2024年4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支公司因营业场所未设立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工作人员向客户表示不收现金,被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分行实施行政处罚。
- 2024年2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赤峰市松山区分公司因消费者线上下单邮寄文件,但上门揽收的工作人员不接受现金,被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实施行政处罚。
维权途径: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面对拒收现金行为,消费者并非无计可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 拨打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咨询电话“12363”进行举报。
- 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映情况。
- 通过城市政务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渠道进行投诉。
四川的小池就曾遇到类似情况。他在便利店使用现金结账时被拒,通过拨打“12363”热线反映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实地给商家普法,并建议遇到类似问题先视频取证,然后找银行投诉。
社会影响:现金支付不可或缺
在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现金支付依然不可或缺。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而言,现金支付是他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正如浙江雷女士所担忧的,如果实体店普遍拒收现金,将对习惯使用现金的老年人群体造成极大不便。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工作,旨在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社会公众遇到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