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海鲜+啤酒”:痛风防治的饮食管理指南
告别“海鲜+啤酒”:痛风防治的饮食管理指南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脚趾关节疼痛难忍,尤其是晚上疼得更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小李焦急地询问医生。原来,小李一家最近到海南旅游,天天喝啤酒、吃海鲜,结果旅游结束后,小李开始感觉右脚大趾隐隐作痛,睡到深夜被痛醒。次日,右脚大拇趾又红又肿并且疼痛难忍,不能下地走路。随后,立即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被诊断为痛风。
痛风,这个曾经被称为“帝王病”的疾病,如今已悄然年轻化,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已高达13.3%,而痛风的患病率也达到了1.1%。更令人担忧的是,痛风的发病年龄正在不断提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遭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痛风的发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炎炎夏日,烧烤、海鲜、啤酒,空调房里吃火锅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标配。然而,这些看似惬意的生活方式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海鲜与啤酒均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经常食用,会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影响尿酸的代谢,从而诱发痛风发作。除啤酒之外,其它的酒类,含有果糖的饮料,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也应尽量避免。
那么,痛风患者应该如何通过饮食管理来控制病情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我们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饮食管理的核心原则
低嘌呤饮食: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要科学选择食材,以低嘌呤膳食为主。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应尽量避免选择。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宜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另外,每个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同,有痛风发作病史的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要尽量避免食用既往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 2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科学烹饪,少食生冷:合理的食物烹饪和加工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 25~30g。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提倡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宜食用。
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吃动平衡,健康体重: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减低 0.5~1.0kg 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250~500kcal 的能量摄入,并通过运动消耗 250~500kcal的能量。18 岁至 64 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 18.5~23.9kg/m2,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为 20.0~26.9kg/m2。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有氧运动以每周 4~5 次、每次 30~60 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痛风患者控制病情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实用的饮食替代方案
谷薯类:糙米、全麦面粉、玉米等谷薯类食物,就像是主食界的“糙汉子”。它们虽然口感略显粗糙,但营养价值极高。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帮助肠道蠕动,还能稳定血糖,减少脂肪的吸收。建议每天早餐来一碗糙米粥或全麦面包,午餐和晚餐时也可以适量搭配一些玉米、红薯等。
特别提示:不宜大量食用精白米、精白面等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进而刺激尿酸生成。相对而言,糙米、全麦面粉等未经精细加工的谷薯类食物更适合高尿酸患者食用。肉类:瘦肉、去皮禽肉等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是首选。比如鸡胸肉、瘦牛肉、鱼肉等。建议每天摄入肉类不超过150克,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低脂方式。晚上来一份清蒸鱼或炖鸡肉,既美味又健康。
特别提示:应避免食用高嘌呤的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以及动物内脏,如肝、肾、脑等。这些肉类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摄入过多会增加尿酸生成。相对而言,去皮鸡肉、鸭肉等白肉可以适量食用,但仍需控制摄入量。蛋类:鸡蛋、鸭蛋等蛋类食品营养十分丰富。它们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建议每天摄入1-2个鸡蛋,早餐时可以选择水煮蛋或蒸蛋羹,既方便又营养。
特别提示: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嘌呤物质,因此高尿酸患者不宜过多食用。建议适量食用蛋白,同时减少蛋黄的摄入,每日一个尚不为过。奶类:奶类食品是补充钙质和蛋白质的好帮手。但对于高尿酸的朋友来说,选择脱脂或低脂的奶类更为合适。建议每天喝一到两杯脱脂或低脂牛奶,可以作为早餐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下午茶的点心。
特别提示:全脂牛奶、奶油等富含脂肪的奶制品可能加重高尿酸症状,应尽量避免。大豆及制品:大豆及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是植物蛋白的优秀代表。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易于消化吸收。建议每天适量摄入一些大豆及制品,可以作为午餐或晚餐的配菜。比如来一份麻婆豆腐或凉拌豆腐干,既美味又健康。
特别提示:豆类本身(如黄豆、黑豆)属于中高嘌呤饮食,应减少食用。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尤其大豆制品,如豆干、豆腐、豆浆、腐竹等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蔬菜类:蔬菜是餐桌上的“绿色宝藏”。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建议每天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如青菜、胡萝卜、番茄等。可以选择生吃、凉拌、炒食等多种方式。午餐时来一份清炒时蔬或晚餐时做个蔬菜沙拉,都是不错的选择。
特别提示:菠菜、芦笋、蘑菇等蔬菜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高尿酸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其他蔬菜如青菜、胡萝卜等可以适量食用。含糖饮料:果糖可以诱发代谢异常,具有潜在的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因此含果糖较高的饮料(包括一些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应尽量避免。但水果是自然的“糖果店”,虽然有些含有较高的果糖,但其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可以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水果的摄入与痛风无显著相关。
特别提示:考虑到高含糖量水果过多摄入会影响血糖水平,并可能引起肥胖等,因此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特别是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等也许是更好的选择。食用油:食用油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高尿酸的朋友来说,选择健康的食用油至关重要。建议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紫苏油、亚麻籽油等。每天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避免油炸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可以选择用这些健康的油来炒菜、拌凉菜或是做沙拉酱。
特别提示:应避免使用动物油脂和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这些油脂可能加重高尿酸症状。建议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进行烹饪。调味品:调味品是提升菜肴口味的“小魔法”。但对于高尿酸的朋友来说,选择低盐、低糖的调味品更为合适。建议每天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酱油、味精等高盐调味品。可以选择使用醋、柠檬汁等低钠调味品来替代部分盐分。此外,还要避免使用红糖、白糖等高糖调味品。
特别提示:高盐、高糖的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糖精等可能加重高尿酸症状,应尽量避免。可以使用低盐、低糖的调味品,如醋、柠檬汁等进行调味。
特别注意事项
酸菜的食用建议:酸菜属于低嘌呤食品,不会显著提高血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酸菜制作过程中会加入较多食盐,可能导致高血压风险增加并影响肾脏排泄尿酸,建议减少摄入。如果痛风患者想吃酸菜,应选择正规品牌产品,控制食用量,并注意以下事项:
- 监测尿酸水平:少量尝试后密切观察尿酸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摄入量。
- 清洗减盐:食用前用清水浸泡或冲洗,以降低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
- 药物间隔:服用降尿酸药物时,避免同时食用酸菜,以防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饮食管理,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2000毫升水,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尿酸的排出。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健身、跳舞、走楼梯、游泳、打球等,适度出汗即可,避免剧烈活动。运动不仅有助于尿酸的代谢,还能增强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贪凉,尤其是在空调房间内要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诱发痛风发作。
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痛风患者完全有可能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虽然痛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坚持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能逐步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的发作。记住,健康饮食不是一种短期的节食计划,而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选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告别“海鲜+啤酒”的传统组合,拥抱健康饮食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