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少林功夫活化石释永汉:95岁仍坚持练功的武僧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9: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少林功夫活化石释永汉:95岁仍坚持练功的武僧传奇

在中国武术的浩瀚星空中,少林寺犹如璀璨明珠,历经千年风雨,承载着无数传奇与故事。而在这片充满历史与精神的土地上,95岁的释永汉被誉为“少林功夫活化石”。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人物,探索他不平凡的功夫人生。

01

从童稚到武僧:少林寺的磨砺岁月

释永汉,俗名毛文化,自5岁起便开始习武。彼时,他在厄运和艰难困苦中成长,经历了无数挑战和磨难。在家乡,他首先拜在玄天庙住持行朝大和尚麾下,之后因其过人的潜力与努力,被少林寺的德根大师收为弟子。再后来,释永汉成为了贞绪大师的关门弟子,踏入了少林武术的殿堂。

在少林寺的岁月中,释永汉不仅是一个习武的少年,更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勇者。他回忆道:“少林寺的武僧并不多,护院僧只有18人,我也是经过层层挑选才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这样的选择背后,是严格的标准与无情的淘汰,能够成为武僧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02

苦练成钢:少林绝技的磨砺之路

“每天清晨,我都会在天未亮时便爬上甘露台,反复练习基本功,包括提钟鼻儿。”释永汉的练功日常中,有许多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严格和高强度。他提起一块重达280斤的铁钟鼻,以此锻炼臂力。释永汉还透露,少林轻功的基础训练是在寺庙前的明代大铁锅边进行,他像燕子般在锅沿上自在来去,最终练就了轻如鸿毛的身法。

夜深人静时,释永汉还在千佛殿得到贞绪大师传授的少林绝技“扛桩功”,即练就护身金箍罩,就是用背和臂撞击木桩,练习身体的抗击打能力。高僧教导少林武僧,练功要出“三层汗”。第一层叫“慌汗”,第二层叫“粘汗”,第三层叫“凉汗”。练到身上似汗不是汗,似油不是油出了“凉汗”,才叫“功夫”,才能睡觉。睡的还是“椿凳子”,凳子宽约40厘米,很难睡稳,冬天还容易冻醒。

这样苦练14年,小洪拳、大洪拳、炮拳、莲花拳、朝阳拳等鲜为人知的流派拳法,至今仍在释永汉手中虎虎生风。还俗后偶然在闹市遇到惊马,释永汉腾空而起跃上马背,一手抓马鬃,一手拐马脖,运用少林绝技“千斤坠”,将惊马压趴在地。众人惊叹:“真是‘少林飞僧’啊!”

03

传承与发扬:少林武术的薪火相传

20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热映,少林武术热潮席卷国内外,释永汉多次参加国内比赛和表演,夺金斩银,成为登封有名的“十八拳师”。1982年3月,顺应改革开放大潮,释永汉首开先河,在嵩山脚下创办登封县少林武术社,正式办校授徒。虽条件简陋,但在的努力下,武校逐步发展壮大,名气越来越大。他还应邀到郸城县创办分校,高峰期每年在校学生达2000多人。数十年间,从释永汉的武校走出众多武术精英,如田苏辉、李兴干、曹中杰等武林翘楚,影响巨大。

在投身武术教育的同时,释永汉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国际武术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展示所学武功,为少林武术文化走出国门贡献重要力量。1991年9月,河南电视台为释永汉制作人物专题片《少林武僧毛永汉》,引起巨大反响,这也是少林寺历史上第一部以少林武僧个人为主角的电视专题片。

04

传奇仍在延续:一位武者的不老精神

如今,95岁高龄的释永汉,仍会为慕名而来的人提供武术指导,依然致力于传承少林武术文化。晨曦微露,万物沉睡,释永汉依旧保持着多年前在少林寺的习惯,走出家门,沿着弥漫淡淡泥土香的小路,来到杨树林活动筋骨,马步下蹲,双拳平伸,气沉丹田。清晨的微光中,老人身形挺拔,眼神坚定。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树梢,老人收势凝神,练功完毕,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他的故事,如璀璨星辰中最亮的一颗,照亮后人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如国际武联副主席田苏辉所说:“传承少林武术,功德无量!”释永汉不仅是少林功夫的传承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的传奇人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术爱好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