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X”护航与“若波行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创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9: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X”护航与“若波行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创新

在当今社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01

创新实践:多部门联动的护航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的《危难学生“1+X”动态系统护航工作法》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该工作法中的“1”指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机疑难学生,“X”则是为护航“1”健康成长而建立的帮扶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心理中心、学院、学校其他部门、社会机构和家庭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的关爱网络。

例如,在心理中心层面,学校不仅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还提供多样化的通识选修课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危机预防干预方面,学校建立了每月一报制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咨询与辅导。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SHNU师心微语”公众号发布科普文章和活动信息,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学院层面,辅导员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开展谈心谈话,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各学院还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生科学院的“草木养心”、美术学院的“色彩养心”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学校其他部门、社会机构和家庭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保卫处、研工部等部门参与危机预警体系建设,教务处支持课程开设,学工部、研工部等协调资源,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合作,探索医教结合育心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支持。

02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清华大学李虹教授团队探索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智慧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实施了“若波行动”项目。该项目通过改变“心理框架”,将西方心理学注重自我效能、自我控制的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接纳、理解他人的智慧相结合,帮助学生转化“小我”为“大我”。

“若波行动”在北京两所合作学校开展了为期4周的助推活动,通过“笑口常开”“慧眼识珠”“赞不绝口”“助人为乐”等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加阳光快乐、自信乐观,促进了他们的人际适应和学业适应。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体系,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03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师资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然而,许多高校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活动开展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教育覆盖面。此外,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