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药品销售火爆,平台严把安全关
双十一药品销售火爆,平台严把安全关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药品销售迎来了一轮爆发式增长。据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医疗药品、营养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销售额全面增长,其中慢病和养生工具的消费额同比增长了140%。美团健康方面,慢病药品、营养保健品、养生食补等多个品类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0%。阿里健康在双十一期间的营收也达到了142.74亿元,同比增长10.2%。
然而,在这场购物狂欢中,药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自2022年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大平台纷纷加强了对药品销售的监管力度。
京东健康表示,平台严格执行实名制和处方审核制度,确保处方来源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平台还配备了专业药师团队,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服务。阿里健康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确保处方审核调配的规范性。美团买药则推出了“先用后付”、“商品品质险”等特色服务,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
尽管如此,线上购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药监局近期公布的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中,3个案例都与司美格鲁肽相关,涉案货值金额最高达到3500万元。此外,一些平台存在“秒开处方”现象,部分商家为了追求交易量而简化问诊流程,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隐患。
中国非处方药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解奕炯指出,线上销售缺乏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消费者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可能产生用药不当的风险。同时,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部分药品对储存和运输的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但线上购药过程中可能混杂于普通商品运输,无法保证环境条件的达标,从而影响药品质量与有效性。
面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和平台方都在积极应对。国家医保局正在推进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截至今年10月28日,全国已归集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31.27亿条。阿里健康旗下的“码上放心”平台已与600多家药企展开合作,为3000余家流通企业提供追溯服务。
未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在线购药和医保卡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推行这一政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地方加入进来。这不仅方便了广大患者,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随时随地使用医保卡买药的梦想。
线上购药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药品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在监管部门、平台方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买药不出门,安全有保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