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质到隐蔽工程:地暖分集水器安装完全指南
从材质到隐蔽工程:地暖分集水器安装完全指南
随着冬季的到来,地暖分集水器作为家庭取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取暖效果和系统的寿命。本文将分享地暖分集水器的最佳安装实践,包括材质选择、壁厚标准、孔径大小、工艺要求以及安装位置和高度的规范,让你家的地暖系统更加高效、舒适。
材质选择
地暖分水器的材质主要有铜、不锈钢和塑料三种。铜质分水器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是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材质;不锈钢分水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但价格较高;塑料分水器价格较低,但强度和耐高温性较差,不适用于高温地暖系统。
规格要求
分集水器的技术参数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例如,主管通径一般为DN25mm,支管规格为1216/1620 :50mm。连接接口采用G1"外螺纹 Male,xG1"内螺纹,控制接口为M30X1.5mm,行程 3mm(14~11)。这些参数确保了分集水器与地暖系统的完美匹配。
安装位置和高度
分水器可安装在厨房等隐蔽位置,便于日常使用。集水器下方至少留有30cm空间,水平安装并确保操作便捷。供水阀门位于分水器前方,回水阀门则设于集水器后方。
连接方式和附件配置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需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确保流速适宜且分支环路不超过8路。在分水器前的供水管道上安装阀门、过滤器及泄水管,并在集水器后的回水管道上安装平衡阀等装置。在总进水管与总出水管之间设置带有阀门的旁通管,以便系统冲洗时水流不进入加热管。分水器和集水器上均应设有手动或自动排气阀,以避免气阻影响系统运行。
隐藏式安装
隐藏式安装是提升室内美观度的重要方式。湿式安装法是目前水暖型地暖最为成熟的安装工艺,价格也较低廉,是国内地暖市场的主导工艺。所谓湿式,就是指用混凝土把地暖管道包埋起来,然后在混凝土层之上再铺设地面、瓷砖等地面材料。这层混凝土不仅起到保护、固定水暖管道的作用,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渠道。混凝土层能够使热量均匀分布,减少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干式安装不再使用混凝土石层固定水暖管道,而是采用特制的塑料模板上,热水通过空气和模板将热量传到地板,再由地板加热空气。相对于湿式安装工艺,干式模板安装具有以下优点:
- 采用该模块铺设的地暖系统,在使用中万一管路有破损,可以很方便的对管路进行维修;
- 无需管卡,扎带及钢网的施工步骤,大大简化了施工难度,同时由于无需水泥养护期,施工进度也从1周缩短到2天;
- 模块和管材均属塑料,热胀冷缩系数相近,解决了管道受热膨胀导致管道破裂和水泥整平层开裂的问题;
- 由于省去了水泥豆石层,同时龙骨层和地暖层同处一个平面,整个地暖层厚度只有4.5~5厘米高(包含2厘米的保温层),减少了对有效层高的占用。相比之下,如果湿式安装,同时要铺设龙骨的话,水泥豆石层一般为10公分,上面再铺龙骨3公分,总共需要占用13公分左右的高度;
- 干式安装法可以很方便地适用于有龙骨和无龙骨铺设,可直接在模块上铺设木质地板装饰层,并适用于铺设蓄热体(如保温砂);
- 可以通过选装具有远红外线和磁疗的保健功能的模块,达到保健目的。这种模块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能够产生远红外和磁场的颗粒;
- 模块本身就是塑料轻体材料,又无需水泥和豆石整平层,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并减少了楼层负荷。干式安装的限制除了价格稍高外,还有不能安装在地砖、大理石等地面材料下,因为这些材料在铺设时必须使用水泥进行固定。所以干式安装通常不能用在卫生间、厨房间。另外,由于干式安装法在国内起步不久,安装数量相对湿式较少,是否适合国内的气候环境及家庭装修材料状况还需经受更多的时间的检验。
通过以上方式,地暖分集水器能够高效运行,同时隐藏式设计提升了室内美观度。掌握这些安装要点,让你的冬天温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