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3000余件文物,数字化技术再现商代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3000余件文物,数字化技术再现商代文明
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新馆不仅展示了近4000件套文物,其中3/4以上文物更是首次亮相。青铜器、陶器、甲骨、玉器等珍贵文物齐聚一堂,让观众仿佛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商朝盛世。特别是馆内的裸眼3D展厅,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让青铜面具、甲骨文等文物“动起来”,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此外,新馆还特别设置了多个专题展览,深入解读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让观众全面了解这一古老文明的魅力。
亮点纷呈:文物展示与数字化技术的完美融合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览布局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馆内展出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近4000件套文物中,90%以上是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自1950年春天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这些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
新馆的一大亮点是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欣赏到郑州商城的杜岭方鼎、山东苏埠屯的亚醜青铜钺、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殷墟妇好墓的跪坐玉人等20多件商代珍贵文物的三维立体影像。这些文物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能够多维度、立体化、沉浸式地感受商文明和甲骨文的魅力。
首次亮相:展现商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的文物中,有不少是首次与公众见面。例如,集中展示了商代中期的青铜器,成组展示了亚址墓、马危墓等随葬器物,还有11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甲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长墓出土的全部文物,通过多学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这些文物生动再现了3000多年前商代将军的戎马一生。
新馆还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组车马,展现了当时“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景象。这些文物的展出,不仅让观众领略到商代文明的辉煌,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文化传承:打造殷商文化国际交流新平台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殷商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平台。新馆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博物馆的合作,推进学科体系构建,致力于将殷墟博物馆打造成殷商文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商文明研究阐释的高地。
新馆还将依据馆内文物资源优势和展示优势,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研究成果,持续探索文物展示与价值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同时,新馆将以青少年为主体对象,高标准开发“萌宝寻商”“字见殷商”等研学课程,形成殷墟博物馆的研学品牌,增强公众的中华文明体验感。
未来展望: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起点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落成,标志着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工程,新馆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一起,共同构成了展示阐释体系。未来,安阳市还将加快推动《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持续推进殷墟核心区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为殷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开放,不仅是安阳市的一件文化盛事,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商代文明的重要窗口。通过这座博物馆,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商文明的魅力,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随着新馆的开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殷墟,探寻这座“大邑商”的千年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