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糖急救指南:症状识别与处理要点
老年人低血糖急救指南:症状识别与处理要点
“李奶奶,您怎么了?”小孙女焦急地摇晃着奶奶的手臂。只见李奶奶脸色苍白,浑身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饿,好饿……”家人赶紧拿出血糖仪一测,血糖值只有2.8mmol/L,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这是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幸亏发现及时,家人立刻给李奶奶喂了一杯糖水,过了几分钟,李奶奶的症状逐渐缓解。
这个场景在很多有糖尿病老人的家庭中并不陌生。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据统计,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高达30%以上。因此,掌握低血糖的急救知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
低血糖的症状识别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轻度低血糖
- 症状:冒冷汗、发抖、视力模糊、心跳加速、饥饿感等
- 处理:立即补充糖分,通常症状会很快缓解
中度低血糖
- 症状: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反应迟钝
- 处理:及时补充糖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重度低血糖
- 症状:抽搐、昏迷,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处理:立即就医,切勿强行喂食
急救方法
意识清醒时
立即补充糖分:给患者服用15-20克快速升糖的食物,如:
- 3-4颗方糖
- 150毫升果汁
- 一小杯可乐
- 一小包葡萄糖片
等待15分钟:补充糖分后,等待15分钟,再次测量血糖。如果血糖仍低于3.9mmol/L,重复上述步骤。
进食主食:血糖恢复正常后,让患者吃一些含淀粉或蛋白质的食物,如饼干、面包或牛奶,以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
意识不清时
切勿喂食:避免患者误吸导致窒息。
立即就医: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者可能发生了低血糖昏迷。
专业处理:在医院,医生会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来纠正低血糖状况。
日常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
规律饮食:
-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
- 每餐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 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适度运动:
- 运动前测量血糖,血糖过低时应先补充糖分。
- 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反应,避免过度劳累。
- 运动后及时补充能量。
合理用药:
- 了解所用药物的低血糖风险。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 如果一周内发生三次以上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随身携带急救卡:
- 在急救卡上写明姓名、紧急联系人信息。
- 注明“我患有糖尿病,若发现我神志不清或行为异常,可能是低血糖”。
- 提供简单的自救措施。
特别提醒
老年人反应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即没有明显症状但血糖已经很低,需要提高监测频率。
夜间低血糖需警惕:睡前血糖低于110mg/dL时,可适量补充含糖食物,如一杯牛奶。如果频繁发生夜间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避免过度控制血糖: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空腹血糖控制在5.0-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0-11.0mmol/L即可。
低血糖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通过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记住,当发现低血糖症状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