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肾正当时:芦笋芹菜助力,六大方法护肾
冬季养肾正当时:芦笋芹菜助力,六大方法护肾
冬季是调养肾脏的最佳时期,中医认为“冬养肾”,此时人体阳气与阴精均藏而不泻,是调养肾脏的最佳时节。在众多养肾食材中,芦笋和芹菜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成为冬季养肾的明智之选。
芦笋:全面营养守护肾脏健康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它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新鲜芦笋含有约3.7克纤维素,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此外,芦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C,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C则能增强免疫力。矿物质方面,芦笋含有钾、钙、铁和锰等,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肌肉功能。
芦笋的健康益处还包括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自由基损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钾元素的丰富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预防便秘,同时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维生素K和钙的组合有助于保持骨骼强健,防止骨质疏松。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皮肤健康,使肌肤更有光泽。
芦笋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特别是那些关注饮食均衡和健康的人。烹饪方式多样,生吃可保留更多营养,但若担心农药残留,建议烹饪前充分清洗。常见的烹饪方法包括炒、蒸、烤或做汤,既能保持其鲜美口感,又能发挥其营养价值。不过,由于芦笋含有一种叫做草酸的物质,过量食用可能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建议搭配富含钙的食物一起食用。
芹菜:延缓肾功能下降的深色蔬菜
芹菜属于深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根据《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进食富含胡萝卜素的深色蔬菜能够延缓肾功能下降。芹菜还含有类黄酮和抗氧化物质,能减轻炎症,增强肾脏的排毒能力。此外,芹菜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促进消化。
冬季养肾六大方法
规律作息:早睡晚起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2012年发表在肾病领域权威杂志AJKD上的文章认为睡眠紊乱与肾功能下降显著相关,2016年发表在另一个肾病领域权威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的文章发现睡眠时间短是肾功能下降和蛋白尿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古人一直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冬天昼短夜长,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规律做到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肾脏作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贮藏着生命的精气和元气,熬夜过程中持续消耗肾中精气以维持生命活动,长期熬夜会耗损肾中精气进而导致肾虚。因此建议大家冬季应早睡,避免熬夜,保证每晚7-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养精蓄锐。合理饮食:多食黑色食物
食疗胜药疗,慢养胜猛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五色入五脏,黑色独入肾”“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黑色的食物可以“补肾”,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枣等。药膳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冬季养肾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进行调理。如肾阳虚者可选用鹿茸、淫羊藿、锁阳、杜仲等温补肾阳的药材;肾阴虚者则可选用枸杞子、女贞子、桑葚、山萸肉、熟地等滋养肾阴的药材。药膳的烹饪方式也应以炖煮为主,既能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又能使食物更加鲜美可口。适度运动:传统功法助养肾
八段锦是各家名医大力推荐的养肾绝活,主要是因为八段锦这套动作能够很好地刺激到肾脏部位的穴位,如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通过大幅度的前屈和后伸,刺激了人体督脉(人体后正中线上)、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两侧旁开1.5寸)、命门穴、肾俞穴和腰阳关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固肾强腰的作用。摩腰法: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腰的好坏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肾虚则腰惫矣。”通过搓腰运动,疏通腰部气血运行,起到健肾强腰的作用。具体做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贴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足心按摩法:涌泉穴位于足心,归属于肾经,按摩涌泉穴可以调节肾经,强腰固肾。具体做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涌泉穴,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叩齿吞津法:中医将叩齿称为“叩天钟”,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中医认为牙齿的经络和肾经是相通的,可以通过叩齿的方法来养肾。具体做法:每天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上睡觉前,全身放松,口唇微闭,上下牙齿轻轻叩击,先叩臼齿,再叩门齿,各叩36次,叩齿的力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唾液在中医里被称为“金津玉液”,具有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吞津可以滋养肾阴。具体做法:叩齿后,舌头在口腔内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等唾液满口时,分三次缓缓咽下,可起到滋补肾阴的功效。情志调节:远离恐惧
《黄帝内经》指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恐则气下”,恐惧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过度或长期恐惧会导致肾气耗损,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出现腰膝酸软、尿频尿急、遗精早泄等症状。为了避免过度恐惧对肾脏造成损害,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例如,减少观看恐怖电影、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等,从而减少恐惧情绪的产生。艾灸和穴位按摩
针灸也是中医补肾方法中的一种。针刺需要在专业针灸医师操作下治疗,但艾灸和按摩的操作门槛较低,大家在家就能做。现介绍几个补肾的主要穴位,可以在家自行按摩或艾灸。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旁开1.5寸)处,左、右各1穴。长期按摩或艾灸此穴有益肾填精、强腰健髓,缓解腰痛的功效,可改善腰腿酸痛、下肢肿胀、全身疲劳、月经不调等。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命门穴被视为生命之门,是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温补脾肾、壮腰补虚、延年益寿的功效。刺激命门穴可激发督脉阳气,起到强肾固本、温肾益阳、强健腰脊的作用。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按摩此穴可以起到滋阴降火、补肾调经的作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四横指)处。具有补肾固本、健脾养肝、调理冲任的功效,是保健要穴。现代研究表明,按摩关元穴可以培补元气,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定期检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虽然冬季养肾重在未病先防,但定期检查必不可少。常规的肾病检查手段如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彩超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脏问题,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注意事项
- 养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 注意个体差异,如有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单纯依赖食疗和养生方法。
- 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冬季养肾,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配合传统养生方法,可以有效保护肾脏健康,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肾脏健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