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华大基因肠癌筛查黑科技:一勺粪便就能检测癌症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5: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华大基因肠癌筛查黑科技:一勺粪便就能检测癌症风险

结直肠癌,这个听起来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如今已成为中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达51.71万例,死亡人数为24万例。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早期筛查被视为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然而,传统的筛查方法如肠镜检查,虽然准确但具有侵入性,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据统计,约一半的受访者因害怕肠镜检查过程或认为费用太高而放弃筛查。

幸运的是,一项革命性的筛查技术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华大基因推出的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这项非侵入性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粪便中的DNA甲基化状态,能够高效准确地评估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风险。

突破性的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的科学依据在于,结直肠癌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5-10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内的DNA甲基化状态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癌症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具体来说,受检者只需提供一勺粪便样本,技术人员从中提取肠道脱落细胞的DNA,通过荧光PCR技术检测特定基因(如SDC2、ADHFE1和PPP2R5C)的甲基化水平。这些基因是通过层层筛选确定的,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研究数据显示,华大基因的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产品——华常康®,对肠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88%,特异性高达92%,甚至可以发现早期的肠癌和癌前病变。相比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其检测效果显著提升。

实战中的表现

2024年3月,哈尔滨启动了一项大规模免费筛查项目,依托华大智惠未来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为全市45至64周岁的常住居民提供结直肠癌筛查服务。该项目第一期就计划为80万适检人群评估患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风险。

而在武汉,2021-2022年间实施的一项针对45-60岁人群的筛查研究中,98,683人参与了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4,449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在进行肠镜诊断的3,200人中,2,347人的检查结果为异常。这一数据有力证明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走向国际舞台

华大基因的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科研合作。近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开展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结直肠癌多组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此外,华大基因还在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这些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更为全球结直肠癌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

未来的希望

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华大基因的调查显示,约七成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接受这种无创、无痛的筛查方式。这无疑将大大提升筛查的依从性,让更多人愿意主动参与筛查。

当然,这项技术并非万能,它不能替代肠镜在最终诊断中的作用。但作为初筛手段,它无疑为结直肠癌的防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通过初筛发现高风险人群,再进行肠镜检查,可以形成一个高效、人性化的筛查流程。

结直肠癌,这个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正在被科技的力量逐步攻克。华大基因的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无疑为这场攻坚战提供了一件利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结直肠癌将从“谈癌色变”的恶性肿瘤,变成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