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院发家庭教育令,助力离婚后亲子关系修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8: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院发家庭教育令,助力离婚后亲子关系修复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离婚诉讼时,针对父母双方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依法制发家庭教育令,责令当事人改正不当行为,并就探视权和抚养权达成一致。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01

案件回顾:父母抢夺藏匿孩子,法院制发家庭教育令

卢女士与王先生结婚8年,育有一女小王。因性格不合,双方经常争吵。2022年1月,卢女士发现家里门锁被王先生调换,便将6岁的小王带回老家,并擅自转学。同年9月,双方在小王新学校门口发生争执,在警方调解下达成初步口头协议,但未能实际履行。2023年1月,王先生带人强行抢走小王并藏匿。卢女士遂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女儿随自己生活。

静安区人民法院认为,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侵犯了父母的合法监护权。法院对双方进行了严肃批评和法庭教育,并制发家庭教育令,责令王先生限期将小王带回上海。经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小王跟随母亲生活,父亲定期探望。

02

法律依据:家庭教育令的实施与效果

家庭教育令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在本案中,法院通过制发家庭教育令,及时纠正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恢复了未成年子女的正常生活状态。同时,还委托青少年社工、家事调解员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观护和心理疏导等工作,以减轻不当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03

社会意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家庭和谐

此类案件的处理,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视和保护。正如上海市人大代表王海波所言:“当父母因离婚而相互攻击、因监护权而争论不休,乃至为了获得抚养权,抢夺、藏匿子女时,会使未成年子女的诸多权益受到损害,这既是司法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法院通过制发家庭教育令,不仅维护了父母的探望权,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王丹也强调:“孩子与父母双方的血缘亲情无法割断,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任何单独的一方或者其他人都不可替代。婚姻破裂,孩子已失去完整的家,但可以努力做到让他们不再失去完整的爱。”

04

结语:以法律之名,守护孩子成长

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彰显了我国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进步。它提醒所有父母:在处理婚姻纠纷时,应始终将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抚养和探视问题,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警示那些试图通过非法手段争夺抚养权的人: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法律后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