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北京的文化宝藏:白塔寺与史家胡同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7: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北京的文化宝藏:白塔寺与史家胡同

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宝藏等待着我们的探索。白塔寺和史家胡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别代表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完美融合,共同塑造了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

01

白塔寺:尼泊尔工匠的杰作

白塔寺,又名妙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元朝时期的重要佛教寺庙。白塔寺始建于1271年,是元大都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元大都城文化遗存。

白塔寺的核心建筑是一座高达50.9米的白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这座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建筑艺术的精华,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白塔的建造历时8年,采用了砖石结构,通体洁白,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印度覆钵式的佛塔造型,塔身主体形似倒置的钵盂,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喇嘛塔”。

白塔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尼文化交流的见证。白塔的建成,不仅为中国古老的佛塔增添了新的种类,也给藏传佛教的覆钵式塔制定了中央模式。据《元史》记载,白塔落成当日,“奇光烛天,京城为之生辉”,从此“金城玉塔”的美名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02

史家胡同:老北京的缩影

与白塔寺的外来文化不同,史家胡同是地道的北京本土文化代表。史家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全长717米,是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老胡同。据传,史家胡同是以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是北京尚存的四十多个保留自元明以来老名称的胡同之一。

史家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那时它是元大都的一部分。到了明朝,这条胡同正式被称为“史家胡同”。清代时,这里归镶白旗管辖。作为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街道,许多知名政治人物、学者和艺术家都曾在此居住或工作,包括史可法、李莲英、曹锟、竺可桢、凌叔华等一众人杰。

史家胡同24号院原本是清末直隶布政使凌福彭的宅邸,凌叔华,他是个婚姻独特、才华横溢的女子,他的家也是文人聚集的文化沙龙。现在,这里已经转变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成为展示这段历史的场所。

03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白塔寺和史家胡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白塔寺定期举办“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文化市集、非遗体验等形式,吸引游客参与。2024年“白塔夜话”系列文化活动将通过“1个主会场活动+3个平行活动”,多角度展示古都风华与时尚生活交相辉映的魅力西城。活动将邀请文物、文化、旅游、科技领域重磅专家,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畅谈白塔月下,共话文化发展。

史家胡同则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史家胡同24号院现已成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胡同文化。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北京的胡同生活和历史变迁。

04

保护与未来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保护这些文化宝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正在制定白塔寺街区保护更新计划,以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同时,白塔寺周边的老旧小区也在进行改造,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史家胡同则通过“整院腾退”的方式,保护胡同的整体风貌。西城区计划在全域范围内研究开展直管公房整院“举手式”退租新模式,全年退租计划签约1000户以上。同时,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平房院落保护更新的鼓励政策与保障机制,整合资源与力量,推动可持续更新。

白塔寺和史家胡同,一个代表了外来文化的融入,一个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延续,它们共同塑造了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探访这两个文化宝藏,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北京的历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如作家陆波所说:“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认识里面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相爱,以及如何死亡。”通过探访白塔寺和史家胡同,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灵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