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饭圈文化下的青少年追星乱象:成因、危害与对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5: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饭圈文化下的青少年追星乱象:成因、危害与对策

“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这句流行语在饭圈文化中广为流传,折射出青少年追星背后的畸形消费观。近年来,饭圈文化下的青少年追星乱象频发,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01

追星失范:从非理性消费到网络暴力

在数字化时代,青少年追星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行为失范和言论失范两类。行为失范包括非理性消费、举报无边、求爱偶像、骚扰偶像、自残等。例如,“粉丝打投倒奶事件”中,粉丝为了给偶像投票,不惜大量购买牛奶并倾倒,造成巨大浪费。言论失范则体现在无脑发言、撕黑无休,甚至发展出“偶像式生殖崇拜”这种低俗表达。

02

失范背后:多重因素交织

青少年追星失范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意见领袖的非理性引导:在饭圈中,意见领袖(即“大粉”)拥有大量粉丝,能够左右群体态度。青少年容易盲目跟随大粉的指挥,做出非理性行为。

  • 网络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降低了个体责任感,青少年在缺乏约束的环境中容易做出失范行为。例如,在“肖战227事件”中,不少低龄粉丝进行无脑举报,就是受到匿名环境的影响。

  • 资本力量的推动:资本利用粉丝经济,通过包装偶像、制造话题等方式,诱导青少年消费。一些偶像明星的出圈事件都是公司提前设计好的,甚至产品质量平平但价格离谱的个人品牌也能吸引狂热粉丝购买。

  • 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容易产生“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03

整治行动:重拳出击见成效

面对饭圈乱象,相关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公安部自2024年以来,共侦办相关案件700余起,刑事打击800余人,行政处罚200余人,关停违规网络账号10万余个。特别是在巴黎奥运会期间,依法侦办多起涉体育领域“饭圈”造谣诽谤、谩骂攻击等网络暴力案件。

国家体育总局也将“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加强队伍管理、宣传引导,强化风险防控。例如,中国羽毛球队已开始行动,王昶、梁伟铿等运动员陆续解散粉丝群,抵制饭圈文化。

04

理性追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要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 家庭教育:家长应与孩子进行开放式沟通,了解其追星背后的情感需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同时,设定合理的界限,帮助孩子规划预算和支出。

  • 学校教育: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和自我认同。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减少对单一偶像的过度依赖。

  • 社会监管: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网络环境治理,打击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同时,加强对演艺人员和经纪公司的监管,遏制不良竞争和过度营销。

  • 偶像引导:偶像本身也应承担起正面引导的责任,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近年来,已有不少明星艺人选择解散粉丝群、后援会,反对不理智的“打榜”“应援”行为,为粉丝树立了良好榜样。

青少年追星本身并非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理性、健康的追星观念,让饭圈文化成为积极向上的青春记忆,而非社会问题的源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