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曲唤醒民族抗战意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9: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曲唤醒民族抗战意识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也催生了一大批抗日救亡歌曲,成为唤醒民众、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

01

《松花江上》:流亡者的悲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这首《松花江上》唱出了无数东北民众的心声。

1935年,西安二中音乐教员张寒晖目睹了大批东北难民流亡关内的情景,深受触动。他以东北民歌《国际歌》的旋律为基础,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词中“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直接点明了事变的时间,而“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则生动描绘了民众的流离失所。

《松花江上》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战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救亡歌曲之一。它不仅表达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02

抗日救亡歌曲:唤醒民族意识的号角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日救亡歌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唤醒民众、凝聚力量的重要工具。

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这首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的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迅速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象征。1949年,这首歌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正式成为国歌,其历史意义可见一斑。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松花江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诞生于这一时期。例如,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歌颂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勇事迹,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则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03

音乐的力量:从个体到集体的觉醒

抗日救亡歌曲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它们触动了民众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这些歌曲往往采用简洁有力的旋律和贴近民众生活的语言,易于传唱,能够迅速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

例如,《松花江上》以东北民歌为基础,旋律优美而哀婉,歌词内容贴近民众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鸣。而《义勇军进行曲》则以激昂的旋律和富有号召力的歌词,激发了民众的战斗热情。

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抗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这些熟悉的旋律时,不应仅仅将其视为历史的回声,更应从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