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中国全球增长贡献率降至21%,印度接棒
罗奇:中国全球增长贡献率降至21%,印度接棒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近日在CCG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展望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全球增长引擎作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强大了,这一论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3.8%到21%
罗奇指出,中国的五年平均GDP增长率已从2007年的11.7%峰值降至预测期末的3.8%,这一显著减速可归因于短期周期性压力和长期结构性问题。其中,房地产问题被视为主要的周期性增长障碍,而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则是主要的结构性问题。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对全球增长的累积贡献已从2010-2019年的33%降至2027-2029年的约21%。尽管中国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但其动力正在减弱。
印度:全球增长的新来源?
在寻找全球增长的新来源时,印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罗奇指出,印度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已从2010-2019年的中国三分之一,增长到2027-2029年的几乎翻一番。他对印度持乐观态度,认为印度作为全球增长的新来源值得密切关注。
美中冲突:全球增长的最大威胁
罗奇认为,美中冲突可能是未来几年对全球整体增长动态构成的最大威胁。他指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已达到中国总进口的约19.3%,而拜登政府还在继续扩大关税范围,这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的未来:从数量到质量
针对中国经济的未来,罗奇建议中国应从关注数量转向关注质量的增长。他强调,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通过环境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收入分配平等性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他还建议中国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网络的投入,以促进私人家庭消费。
中美关系:需要新的接触架构
在中美关系方面,罗奇建议成立一个中美秘书处,以改变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接触架构。他认为,目前的接触架构是由政治家推动的,往往受到个人政治议程的影响,而新的接触架构应由技术官僚主导,负责处理贸易、经济、创新政策、技术转让、产业政策、补贴、可持续企业、健康、网络和气候等重大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