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与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的5G应用大比拼
深圳低空经济与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的5G应用大比拼
深圳低空经济与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的5G应用大比拼
深圳低空经济领域正在积极探索5G网络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中的应用,通过5G-A技术提升通信能力和飞行安全。与此同时,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精密器件有限公司也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制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两者的5G应用各有千秋,你认为谁更能代表未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方向呢?欢迎留言讨论!
深圳低空经济:5G赋能低空飞行新生态
深圳正在加速构建全球首个完备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根据《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深圳将建成超过1200个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目前,深圳已建成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49个,规模全国领先。
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已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同时,深圳还搭建了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的5G-A通感试验网络,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头部企业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感知和定位服务。
深圳是全国首个市级监管平台全量接入三家运营商通感数据的城市,可在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展现无人机经纬度、高度、距离、速度、方向等飞行状态感知信息。接下来,深圳将提速基站建设,未来三年计划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通感基站500个,实现全市起降点和运营航线全覆盖。
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5G+工业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
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精密器件有限公司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推动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项目基于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销采管理、生产订单管理、质量管理、线边仓管理、设备管理、智慧验收、数据服务平台等建设内容,实现各系统数据互通,进行透明化管理、移动报工、生产图纸电子化等。
通过智能终端、工业智联平台等实现企业产供销一体化数据连通和高效协同。应用场景包括远程设备运维、生产现场监测、设备故障诊断、能耗监控、生产过程追溯等。安全保障方面,采用混合云安全策略、MEC保障、终端安全措施,确保系统性能可靠。
项目创新点包括:基于5G的数据集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透明化管理;云技术构建透明工厂,实时反馈生产信息;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保障能力;打造高效通联工厂,支持智能决策;建立智能化质量管控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监控。
实施效果显著:安全生产巡检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15%;生产及质检效率提升20%;物料周转效率提高25%;质量追溯效率提升90%以上;管理驾驶舱提供决策支撑;智慧验收平台提升验收文档制作效率85%以上。
谁将引领未来航空航天技术发展?
深圳低空经济的5G应用主要聚焦于低空飞行器的通信和控制,通过5G-A技术实现更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为无人机、eVTOL等飞行器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这种应用模式更侧重于低空空域的管理和利用,为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而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的5G应用则更多体现在生产制造环节,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应用模式更侧重于航空航天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从未来发展来看,这两种5G应用模式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深圳低空经济的5G应用代表了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方向,而安徽一六八航空航天的5G应用则展示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你认为哪一种5G应用模式更能代表未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方向?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