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汾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获“国字号”认证,年手术量超8000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5: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汾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获“国字号”认证,年手术量超8000例

临汾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在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新技术和优化服务模式,不仅成功实施了多项高难度手术,还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


庄严宣誓


一线查房


精心手术


业务培训


病例讨论


坐诊看病

临汾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在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新技术和优化服务模式,不仅成功实施了多项高难度手术,还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

巧救罕见“镜面人” 就近看病有“医”靠

2023年10月,汾西县68岁的郭大爷因患有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合并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入院治疗。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是一位“万里挑一”的“镜面人”,胸腹腔内脏器位置全部左右对调。这种罕见病例给手术带来了极大挑战,但普通外科主任蒙岭决定迎难而上。经过精心准备和反复推演,蒙岭团队成功完成了3D腹腔镜下“镜面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第二天,郭大爷就能够下地活动。

日间手术“好快省” 解决住院“烦贵难”

日间手术指患者在1个工作日(24小时)之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特殊病例最长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虽然住院时间很短,但日间手术和普通住院手术一样,门诊就诊、床位预约、术前评估、手术检查、术后护理、出院评估等环节并没有减少。

2024年9月,58岁的王先生因患“右侧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入院治疗。在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强的主刀下,仅用了半小时就顺利实施了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王先生当天下午就办理了出院手续,既节约了时间又不耽误工作。

引进“硬核”新设备 外科技术再突破

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科室购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3D+4K超高清荧光腹腔镜手术系统”和热灌注化疗设备,推动微创技术以及癌症的综合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024年10月,67岁的市民高先生被查出肝部有5×6厘米的肿瘤。肝胆胰外科主任许其威带领团队首次启用“3D+4K超高清荧光腹腔镜手术系统”进行手术。在“3D+4K超高清荧光腹腔镜手术系统”的辅助下,肝胆胰外科团队操作3D腹腔镜时就像看3D电影一样,高度还原真实视觉,手术中的缝合打结变得像开腹手术一样直观。最终,肝胆胰外科团队在荧光导航精准定位下,通过腹壁5个“钥匙孔”般大小的切口,彻底切除了肿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肝脏功能,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例荧光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

专科建设结硕果 医路耕耘传佳音

作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普通外科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加大在临床、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科室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更是科室发展水平的全面反映。普通外科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思路,深化与全国名医院、名专家的交流合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手术会诊、查房教学、交流学习,推动重点难点医疗技术突破。鼓励支持年轻医生和业务骨干赴全国各地的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吸收先进理念、学习前沿技术,持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拓宽医疗服务的范围和种类。

普通外科这个有着244张床位的综合科室,每年有8000余人次患者在这里战胜病魔、恢复健康,仅2023年实施的4381台手术中,三级、四级手术占比就高达75%以上,微创手术占比45.22%,展现了雄厚的专业实力。

“普通外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是几代‘普外人’前赴后继、拼搏奉献、厚积薄发的结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务实的工作,只争朝夕、追求卓越,努力将普通外科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专科,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蒙岭表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