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映照的内心世界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6: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映照的内心世界

公元822年,白居易以太子左庶子的身份,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一任命,不仅意味着他将远离朝廷的纷争,也象征着他人生旅程的新篇章。在赴任途中,白居易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傍晚的江景图。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一半的江水呈现出碧绿色,另一半则被染成了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弯月则像一张弓悬挂在天际。

然而,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白居易选择在赴杭州刺史的途中创作此诗,绝非偶然。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和感情的坎坷。他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也曾因母亲的反对而与心爱的湘灵分离。这些经历,无疑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白居易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正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夕阳西下,江水静谧,露珠晶莹,弯月如弓,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种宁静,不仅是外界环境的宁静,更是诗人内心的宁静。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白居易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超越。他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白居易的这种心境转变,与他一贯关注民生疾苦的诗歌创作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观刈麦》中,他写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卖炭翁》中,他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些诗句,无不体现出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在《暮江吟》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民生疾苦,但那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正是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社会能够像这幅江景一样,平静而美好。

从艺术特色来看,《暮江吟》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同时,他又能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暮江吟》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哲理诗。

在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暮江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白居易个人心境转变的见证,也是他诗歌创作理念的体现。同时,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启发了无数文人墨客,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暮江吟》这首诗,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白居易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它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如同那道残阳,虽然即将消失在地平线,却将最美的光辉留在了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