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食物中毒五大误区,这些“常识”可能害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0: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食物中毒五大误区,这些“常识”可能害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事件却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食物中毒存在诸多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食物中毒的五大误区,帮助大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01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在广东地区,白毒伞(致命鹅膏)是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毒蘑菇之一。它纯白色,朴实无华,却被称为“广东毒蘑菇杀手”,是广东地区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杀手。白毒伞的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大量生长于温暖多雨的3、4月,5~7月也少量出现。

另一方面,一些可食用的蘑菇也可能拥有鲜艳的外观。例如,橙盖鹅膏具有鲜橙黄色的菌盖和菌柄,未完全张开时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天游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

02

误区二:虫子吃了的蘑菇就安全

很多人认为,如果虫子或小动物吃了某种蘑菇没有中毒,那么这种蘑菇对人也是安全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03

误区三:煮沸就能去除毒素

有人认为,毒蘑菇只要煮沸就能去除毒素,变得安全可食。这种说法是极其危险的。以白毒伞为例,其毒性成分毒伞肽,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

04

误区四: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才有毒

这种说法并不绝对。有些有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另一方面,一些可食用的蘑菇,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味道鲜美。

05

误区五:罐头食品不安全,没有营养

罐头食品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人们对它的误解也不少。有人认为罐头食品添加了很多防腐剂,不安全。其实,大部分罐头并没有添加防腐剂,仅有小部分罐头由于工艺或原料限制,可能会添加少量防腐剂。例如,水果类罐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如果在水果罐头中发现添加了防腐剂则为违规。

还有人认为罐头食品没有营养。实际上,罐头采用的是巴氏灭菌,其灭菌温度一般在120℃左右,而蔬菜、水果类灭菌温度更低,一般80-90℃。在这样的温度下,罐头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德国科学家就分别研究过巴氏灭菌后和新鲜烹饪的青豆胡萝卜,两者中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并无差别。

此外,鱼肉罐头在加工过程中也有好处。罐头制作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加热能够使鱼骨变酥变软,大量骨钙溶出,使得鱼骨中的钙含量大幅增加。而其中的铁、锌、硒等矿物质则并没有损失。

06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2. 选购罐头食品时,看清配料表,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本身不可接受的食品添加剂
  3. 看罐头的色泽是否自然
  4. 看包装中标签内容是否完整清晰
  5. 在食用罐头时还应检查罐头是否有破损
  6. 尽量选择糖分低、盐量低、脂肪低的茶品
  7. 开罐后,请尽量一次全部吃完
  8. 不建议在家自制罐头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 催吐:排出残留在胃内的毒物
  2. 中和解毒:口服蛋清、牛奶等
  3. 洗胃:清除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
  4. 导泻:促进毒物的排出
  5.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6. 及时就医

最后提醒大家,预防食物中毒,关键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轻信民间传说和经验之谈,不轻易尝试不熟悉的野生食物,选购食品时注意查看标签和保质期,储存和处理食物时遵循正确的卫生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