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新趋势:专家教你科学备孕
孕期保健新趋势:专家教你科学备孕
孕期保健不仅仅是吃好喝好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科学的饮食规划、适量的运动以及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近日,知名妇产科专家张敏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了一场关于孕期保健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准妈妈们的关注。张敏教授强调,孕期健康教育不仅能显著提升孕妇的健康水平,还能有效促进自然分娩的信心。她建议,孕妇可以通过参加孕妇课堂、定期体检等方式,全面了解孕期保健知识,为自己和宝宝创造一个健康的孕育环境。此外,她还提倡孕妇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这种科学备孕的新趋势正在逐渐受到年轻父母的欢迎,也为未来的母婴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备孕:从最佳生育年龄到全面体检
专家建议,最佳生育年龄为男性26-28岁,女性24-26岁。在这个年龄段,男女双方的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孕育健康的宝宝。备孕阶段,夫妻双方进行全面体检至关重要。通过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生育的问题。此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饮食规划:从食材到注意事项
孕期饮食需要特别注意,有些食物可能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以下是孕期应避免食用的食物:
高汞含量的海产品:如大眼金枪鱼、大耳马鲛、马林鱼、橙鲷、剑鱼、鲨鱼、方头鱼等。这些鱼类体内的汞含量较高,可能损害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
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包括寿司、生鱼片、柠汁腌鱼生和生牡蛎、扇贝或蛤蜊等。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细菌或病毒。
未煮熟的肉类、禽类或蛋类:食用前必须确保所有肉类和禽类彻底煮熟。生鸡蛋可能存在有害细菌,应避免食用由生鸡蛋或半熟鸡蛋制成的食物。
未经巴氏灭菌的食物:不要食用或饮用含有未经巴氏杀菌工艺处理的牛奶、果汁或苹果酒。
未清洗的水果和蔬菜:食用前需彻底清洗,以去除有害细菌。不要食用任何生芽,包括苜蓿、三叶草、芜菁和绿豆芽。
此外,孕期还需注意以下饮食事项:
咖啡因摄入量: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应限制在200毫克以下。一杯240毫升的现煮咖啡约含95毫克咖啡因,一杯240毫升的泡制茶约含47毫克咖啡因。
草药茶:除非得到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认可,否则不要饮用草药茶,包括专为怀孕而调制的草药茶类型。
酒精:孕期应完全避免饮酒。孕期饮酒会增加流产和死产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
运动方式:从运动量到注意事项
孕期运动对控制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和改善妊娠不适感都有积极作用。以下是一些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
推荐运动:散步、举哑铃、瑜伽、游泳等。每餐后可进行10分钟快走或坐在椅子上的上肢运动。
运动量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最好平均分配到每一天,如每天30分钟。孕前无运动习惯的妇女可从每周3次、每次1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天30分钟。
运动强度:自我感觉运动有点吃力,或运动时可进行简单交谈但无法唱歌为适宜强度。
注意事项:
- 避免有跌倒或碰撞风险的竞技类体力活动,如骑马、滑冰、足球、篮球、潜水、提重物等。
- 孕晚期应避免久坐和长时间静止不动的站立。
- 孕晚期运动的绝对禁忌症包括持续性阴道流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多胎妊娠(不含双胎)、子痫前期、先兆早产等。
- 孕晚期运动的相对禁忌证包括中度以上贫血、血糖控制不佳、调整胰岛素期间、甲状腺疾病、重度肥胖(BMI>40kg/m2)及过度消瘦(BMI<12kg/m2)等。
心理调适:从生育决策到家庭氛围
生育是广大女性生命中的重要决策,关于生不生、什么时候生,许多人倍感烦恼。专家建议,生育时间的选择是关乎社会、家庭和个人成长的大问题,当代女性看重学习、工作等自我发展需求,也面临着多重压力。她建议广大女性在合适的年龄完成生育计划。
“在特别年轻、还不懂事的时候生育,可能连很好地照顾自己都做不到,更别说孩子。非要等万事俱备的时候生育,身体状态又可能不如以前,何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压力。所以我们最好选择合适的年龄生育,这对自己和家人,甚至上一辈都会比较合适。”马良坤说,“温馨提示广大女性和年轻的夫妇,如果您有生育的计划,建议尽早着手准备,在备孕期间不仅要关注身体健康,也要注重心理调适,全方位地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
在健康角度,对后代的健康责任也由夫妻共担。按照中医理论,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盾”,父母双方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后代的先天体质。对此,于国泳指出,父母分别提供“种子”与“土壤”,双方的“气”“血”“精”“神”从胎儿形成阶段就在起作用。
补“血”,就是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熬夜、少吃冰凉食物,男方也要注意到烟酒、工作压力大等给生殖系统带来的影响;补“气”,特别要注意减少久坐、增加锻炼,可以多吃山药、栗子、薯类等食物;补“精”,要注意养好肾,避免房事过度、积劳成疾等情况;补“神”,就是要多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紧张焦虑,家庭中要营造和谐氛围,夫妻间要加强交流。最后,就是要学会顺应天时,如秋燥时节要避免吃容易上火的食物,而要尽可能润燥清火。
每个父母都希望能以最好的身体状态迎来新生命,许多低体重或超重肥胖女性怀孕后,会懊恼、担忧。对此,马良坤指出:“没关系,先从接纳自己开始。”
接纳自己,即接纳当下的体重,在此基础上了解相关风险,如低体重孕妇可能早产、生下低体重儿,超重肥胖孕妇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风险较高。在“知”的基础上,就可以指导“行”——清晰认知自己的膳食模式,每天必须吃主食并补充一定粗粮,那些“面食大省”要特别注意将主食适当减量,避免炒米、炒面等再加工性质的主食;吃优质蛋白质,
孕期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准妈妈们在科学指导下,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调适全方位关注自身健康。通过参加孕妇课堂、定期体检等方式,全面了解孕期保健知识,为自己和宝宝创造一个健康的孕育环境。同时,也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整个孕期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