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饮食调整预防冠心病
世界心脏日:饮食调整预防冠心病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运动健身,起动护心”。在关注运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饮食对心脏健康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这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饮食调整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调整是预防冠心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2024年6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非加工植物性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3%。相反,超加工植物性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2%。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即使是健康的植物性食品,一旦经过超加工,也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选择新鲜、未加工的食物,对于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具体饮食建议
那么,如何通过饮食调整预防冠心病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植物油而非动物油。减少糖分摄入,避免含糖饮料和甜食。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
均衡摄入各类营养: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牛奶(约250毫升),主食以全谷物为主(约250克),多吃新鲜蔬菜(约500克),并确保摄入至少三份高蛋白食物,如鱼、鸡、豆类等。
多吃保护性食品:南瓜、玉米、燕麦、黑木耳等食物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量饮用绿茶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规律饮食: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不要过量。
冬季特别注意事项
冬季是心脏病高发季节,除了注意饮食,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防寒保暖:心脏病患者要注意面部和四肢的保暖,室内温度维持在25度左右。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冷水。
适量饮水:冬季天气干燥,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喝足够的水。
适度运动: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免在特别寒冷的时候外出。建议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适度运动。
情绪管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或悲伤。可以通过听音乐、养花种草等方式调节情绪。
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查,遵照医生指导合理用药。如果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饮食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冠心病同样重要:
规律运动:每天至少徒步3公里,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每周运动5次以上。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等于170可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适量饮酒,特别是红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建议大量饮酒。
心理平衡: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学会合理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呵护自己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