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鞍钢事故致3死:煤气泄漏窒息,严惩责任人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46: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鞍钢事故致3死:煤气泄漏窒息,严惩责任人

2023年4月26日的这一天,鞍山市的天依旧是春末那种带着暖意却透着几分凉意的样子,而就在鞍钢炼铁总厂5号高炉热风炉附近,却发生了一场让人揪心的大事故,据说当天,鞍钢金属结构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在这里进行煤气管道开人孔作业,说白了,就是要对煤气设备做个检修,可没想到,就在这个过程中,一股无形却致命的危险悄然蔓延,那就是煤气泄漏,这事儿一出,让三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张文明、宋刚和马沛强,他们本来只是普通工人,为家为生计奔波劳碌,但谁能料到,上班的时候好好的,下班却成了再也回不去的人。
听说当时情况特别紧急,有人描述,说那个现场是一片混乱,几个工友还试图冲进去救人,可惜啊,无论怎么努力都晚了一步,因为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更何况,这次事故不仅仅是偶然,它背后其实藏着太多问题,比如大家后来才知道,那三个操作人员中,有两位竟然连特种作业资格证都没有,你敢信?干这么危险活儿居然没上岗证,还有更离谱的是,其中有人甚至把正压空气呼吸器给摘掉了,这不是自己拿命开玩笑嘛,当时不少知情者摇头叹息地说,“唉,现在想想真是胆大包天”。
等一下,我跟你讲,其实这事儿并不是纯粹靠“运气不好”就能解释得通,因为经过调查组深入追查之后发现,这是一起彻头彻尾因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违章操作引发的大型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看清楚哦,不是什么单纯的不小心,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是一环扣一环的问题积累下来的必然后果,就像滚雪球一样,小问题堆成大祸端,本质上还是因为疏忽和管理上的漏洞太多。比如吧,从最开始安排施工,到现场安全措施,再到执行规程,每一步似乎都有点含糊其辞,要么监督流于形式,要么完全放任自流,那还能不出事吗?所以啊,人们常说一句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用在这里可一点都不过分。

转眼到了年底,大概过了快八个月吧,2023年12月18日这一天,辽宁省鞍山市应急管理局终于公布了针对这起“4·26”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处罚结果,可以理解为什么拖这么久,因为这种重大案件涉及面广,需要逐层排查责任归属,不可能草草收场。据官方消息显示,对此次事件相关单位及个人实施了一系列严厉处罚,其中包括对三家公司罚款,还点名处理了四位直接负责的人,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相关负责人被建议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总之这一串名字看下来,让外界感受到一种很明确的信息——出了这样的事,是绝不能轻描淡写过去的,该担责的一定跑不了。
具体来说呢,被罚款最多的是鞍钢炼铁总厂,据称他们需要缴纳105万元人民币作为行政处罚金额,你可能会问,“怎么罚那么重?”我告诉你吧,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执行的,一个公司如果连基本安全保障工作都搞不好,那么再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咎由自取,同时另一家涉案单位,即承接实际施工任务且违规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展开工作的外包方,也未能幸免,多项违法行为直接导致它们成为监管部门重点追究对象之一,不少网友看到这些新闻后直言,“罚得好!早该这样严抓重处!”但也有人表示怀疑:光罚钱够了吗?那些亡故工人的家庭怎么办?未来如何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除了公司层面的问责之外,对于几个关键人物也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区分处理,比如,我们可以从案例文件中了解到,此次事件中的主要法人代表项士平,他身为经理兼法定代表人,在整个项目运转链条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但是他偏偏在哪方面掉链子呢?第一,没有严格审核岗位资质匹配度,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瞎凑合;第二,对劳务派遣用工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培训,全凭经验主义办事;第三,也是最严重的一点,在面对如此高风险作业环境时,他没有制定任何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预案,所以才导致最终酿成悲剧。有句话叫“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可见领导能力不足或者团队协同失误,都足以拖垮全盘。
当然啦,仅仅盯住最高领导是不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根源,于是在往下追溯过程中又牵扯到另一些重要角色,例如副经理李雪峰以及车间主管级别干部,由于长时间怠慢本职工作,使得基层隐患越积越深,因此他们也分别被列入处分名单,不过话又说回来,与死者亲友相比,这些所谓惩戒是否显得杯水车薪呢?毕竟逝去生命已无法复原,而留在人世间的人只能永远承受伤痛,如今每当提起此类事情,总让旁观者忍不住哀叹:“难道真的没人替弱势群体撑腰?”
反思整个流程可以发现,如果当初企业稍微认真履行法律义务,加强专项培训教育,并建立完善规范化巡检机制,那么至少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恶性事件爆发概率,只可惜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习惯低估潜伏危机,然后直到吃亏上当或付出惨痛代价以后才醒悟过来,但那时候已经晚矣。不过从积极角度来看,通过一次教训换来更严格政策导向调整,以及社会大众整体警觉意识提升,也算勉强聊胜于无,希望未来不要再出现类似令人扼腕长叹局面,否则我们还能相信什么真正公平正义存在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