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医患关系处理:从纠纷应对到非法行医打击
一文详解医患关系处理:从纠纷应对到非法行医打击
医患关系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有哪些原则?本文为你一一解答,从公开公正的原则到医疗纠纷的处理,再到非法行医的法律制裁,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医患关系中的法律常识。
一、应该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保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遵循一定的处理原则。
确保病案的安全,不得丢失、涂改、外借。
科主任应对本科内出现的医疗纠纷负责,及时接待投诉的患者或家属,了解投诉内容,进行调查,并给出准确的解释。若无法当时答复,应明确告知患者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
在接待医疗纠纷的投诉者时,医务人员应耐心、认真听取意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出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或家属的配合。
确保投诉者是被法律承认的直系家属,以确保医疗纠纷解决的合法性。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还应遵循一些具体步骤:
当患者死亡后出现医疗纠纷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会同上级医师,向家属明确提出是否进行尸体解剖及在48小时内完成,并将家属的意见记录在案。
当患者家属提出封存复印病历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若科室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未能与患者或家属取得一致意见,应由医教部、治安办继续解决,并可能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三、非法行医的法律后果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或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对于非法行医者,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规定: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将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若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将按一万元计算。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等,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
(1)犯罪客体主要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
(2)犯罪客观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4)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