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叶剑教授揭秘: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9: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叶剑教授揭秘: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新突破

在眼科医学领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课题。这类患者不仅需要解决白内障带来的视力模糊问题,还要同时矫正高度近视,对术后视觉质量有着更高的期待。近年来,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在手术方案设计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2025年中国“海上之光”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学术会议上,两位知名眼科专家——叶剑教授和郭海科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01

个性化手术方案:平衡单眼矫正与双眼视功能

叶剑教授,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专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个性化手术方案。他指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和风险都相对较高。因此,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人需求、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因素。

“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对视觉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摆脱厚重框架眼镜的束缚。”叶剑教授表示,“在规划手术方案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同时也要关注眼底健康状况,确保术后双眼视觉的平衡。”

在手术方案设计上,叶剑教授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眼轴长度测量:对于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的高度近视患者,需要使用特制公式精确计算人工晶体(IOL)度数,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 人工晶体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眼部条件,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类型(如单焦、双焦或多焦),并考虑其调节能力。
  • 双眼视觉平衡:对于另一只未受影响的眼睛,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透明晶体置换等,以维持或改善双眼视觉的一致性和舒适度。
02

几何光学理念:精准选择人工晶状体

郭海科教授,来自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他的研究重点是将几何光学理念应用于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他认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和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这要求医生在手术设计时必须更加精细。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更长,囊袋更大,这对手术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海科教授解释道,“通过几何光学理念,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选择人工晶状体的类型和度数,从而实现最佳的术后视觉质量。”

在具体操作中,郭海科教授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 眼轴长度:用于评估眼球前后径的大小,对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至关重要。
  • 前房深度:影响人工晶体的位置及最终焦点的位置。
  • 角膜曲率:决定光线进入眼睛的角度,影响成像质量。
  • 瞳孔大小:影响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视觉清晰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度,郭海科教授团队正在开发一款创新应用程序(APP)。这款APP将整合眼轴长度、多焦人工晶状体(IOL)类型及其附加屈光度设计等关键因素,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并预测术后远视力、近视力及阅读距离等重要指标。

03

突破性进展的意义

这些创新性的研究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通过个性化手术方案和几何光学理念的应用,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设计手术,满足患者对视觉质量的高要求。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叶剑教授表示,“通过精准的手术设计,我们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的良好恢复。”

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受益于这些创新技术,重获清晰的视力,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