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体师生家长,这份校园防欺凌安全指南一定要看!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2: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体师生家长,这份校园防欺凌安全指南一定要看!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一份全面的校园防欺凌安全指南,帮助大家识别、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何识别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见的包括:

  1. :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

  2. :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

  3. :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

  4. :在网上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

  5. :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被联合起来排挤。

预防校园欺凌的“三不”原则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

  1. 不做受害者。

  2. 不做欺凌者。

  3.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避免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1.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拒绝成为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拒绝成为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遭受欺凌时的应对方法

  1. 机智选择应对方式

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

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1. 及时求助

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1. 不要责备自己

被欺凌不是你的过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多交一些好朋友。

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果孩子是欺凌者

  1. 清楚严肃地告诉孩子坚决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 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 花时间陪孩子,增强对孩子的了解。

  4. 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5. 避免让孩子收看有大量暴力内容的电视、电影,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6. 第一时间反思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杜绝可能会导致孩子模仿的行为。

如果孩子是被欺凌者

切不可说的几句话

当孩子遭受欺凌向家长倾诉时,家长非但没有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反而埋怨孩子:

  • 妈妈,我在学校被人欺负了......
  • 你怎么这么没用?他打你,你下次也打他啊!
  • 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你,不是别人?
  • 不就是打个架吗,多大点事?至于哭哭啼啼?
  • 这点破事,跟你老师说去,跟我说有什么用?我又不能替你打他。
  • ......
  • 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惶恐、失望,家长的漠视,比欺凌更可怕。

家长应该这么做

  1. 当与孩子讨论时,要适时鼓励,让他(她)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帮助。

  2. 确认学校是否对欺凌行为有所处置或处置是否得当,必要时可以和学校共同解决。

  3. 如果欺凌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

  4. 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她)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以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5. 教会孩子识别各种各样的欺凌,让孩子熟悉不同类型欺凌的应对方法。可以在家中与孩子进行一对一“演练”。多次重复训练后,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会明显增强。

  6. 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多询问他(她)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并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鼓励中锻炼他(她)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及时和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有逃避上学等心理问题,应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学校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 教会孩子分辨“校园欺凌”和“社交冲突”

  2. 加强各方面教育

  • 集中对学生开展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 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治教育。
  • 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1. 建章立制
  • 制订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1. 完善体系
  • 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
  • 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
  • 公布防范校园欺凌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1. 及时处置
  • 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
  • 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 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及媒体应保护遭受欺凌学生以及知情学生的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
  • 要特别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欺凌学生受到二次伤害,甚至引发连锁性事件。

特别关注:哪些孩子容易成为欺凌目标

欺凌者最喜欢欺负的是哪些同学:

  1. 喜欢炫耀、露富。

  2. 性格过于内向、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3. 有明显特殊的外形特征(过高、过矮,过胖)。

  4. 胆小、害羞、老实怕事。

  5. 很少有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6. 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脾气很大、非常邋遢)……

对于这些容易受到欺凌的孩子,学校应该:

  1. 多加关注,多做沟通,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 采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给他们强大的保护,别再让他们受伤害。

  3. 通过开设相关主题班会、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尊重差异、尊重他人。

家长如何识别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欺凌

以下情况可能表明孩子正在遭受欺凌:

  1. 突然不愿上学: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 无端情绪变化: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4. 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 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 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