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长线资金加速回流,中企境外融资规模翻倍至410亿美元
全球长线资金加速回流,中企境外融资规模翻倍至410亿美元
全球长线资金加速回归,中企境外融资迎来实质性复苏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近日表示,全球长线资金正在加速回归中国资本市场。据他透露,2024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和美国)的融资规模已接近410亿美元,较2023年翻番。王亚军预计,这一强劲表现有望延续,2025年的融资额将进一步增长至500亿至600亿美元。
政策利好频出,为中企境外融资注入强心剂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企境外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介绍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该政策包括9条具体措施,旨在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在金融支持方面,政策提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承保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优化跨境贸易结算,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方面,商务部表示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供需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举办跨境电商交易会。同时,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对接服务。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强顶层设计,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产业合作体系。
市场表现亮眼,中企境外融资规模翻倍增长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中企境外融资市场表现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在香港和美国等境外市场共融资410亿美元,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这一复苏趋势在2024年四季度尤为明显。
从行业分布来看,清洁技术、IT、半导体等硬科技企业并购整合活跃度显著提高。例如,西安炬光科技以4.47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半导体企业SMO100%股权,青鸟消防收购欧美、北美家用消防探测器市场知名企业,中曼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油气企业ToghiTrading87%股权等。
典型案例:中企境外融资的生动实践
西安炬光科技:以4.47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半导体企业SMO100%股权,加强在光电显示器、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布局。
青鸟消防:先后收购多家欧美、北美家用消防探测器市场知名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在消防电子产品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曼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油气企业ToghiTrading87%股权,拓展其在能源矿产领域的业务布局。
展望2025:中企境外融资前景可期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等外部挑战,但王亚军对中企境外融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二级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相对较低的估值吸引力,都是吸引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因素。此外,政策支持也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然而,他也提醒企业需要谨慎应对市场挑战。高质量上市要求、合理定价预期及地缘政治因素(如中美关系)都将影响境外IPO的成功。总体来看,中企境外融资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有望延续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