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延庆:持续挖掘冬奥遗产价值 “冷”冰雪转化为“热”资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8: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延庆:持续挖掘冬奥遗产价值 “冷”冰雪转化为“热”资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周年,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持续努力传承好、管理好、利用好冬奥遗产成果,有效推动奥运文化、冰雪文化落地生根,促进冰雪产业、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让丰硕遗产转化为造福人民、惠及长远的优质资产。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火炬台“长城之光”正式点燃。(资料图)

冰雪赛事品牌化 为选手提供完美竞技舞台

后冬奥时代,如何承接、利用奥运遗产,把冰雪优势转化成地区长久的发展优势,延庆从举办高端冰雪赛事“破题”。

早在冬奥会期间,延庆就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签署五年合作备忘录,取得未来五年国际雪车联合会赛事举办权。在2023—2024赛季,延庆连续举办了2023—2024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比赛、中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高山滑雪项目比赛、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国际滑雪联合会高山滑雪远东杯比赛5项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雪游龙”和“雪飞燕”再次闪耀,为顶尖选手提供完美的竞技舞台。

提及首场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赛事,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说,非常荣幸能够在冬奥会后回到北京,世界杯赛事的组织水准是极好的,如同冬奥会一般。“我认为延庆是奥运遗产利用的好榜样。”他强调。


2024年1月7日,众多滑雪爱好者在“雪飞燕”雪道上感受滑雪乐趣。(资料图)

场馆利用高效化 变身热门“打卡”地

“雪飞燕”振翅欲飞,初中高级雪道合理配比,满足不同人群滑雪需求;“雪游龙”蜿蜒回旋,“雷霆雪车”开放体验,“最难实现大众体验”的冰雪运动变得“亲民”;冬奥村实现酒店化运营,餐饮会议区面积扩展,雪山汤泉池对游客开放……经过提升改造,昔日的冬奥场馆已成为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四季运营的关键引擎。

冬奥会结束后,延庆赛区历时36天完成对主要场馆的初步改造,并面向公众开放,成为本届冬奥会后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赛区。冰雪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雪道对冰雪爱好者开放,最高坡度接近70%的高山滑降冬奥赛道吸引顶级高手争相“打卡”;14.5公里“海陀穿越”组合雪道供初中级滑雪爱好者“刷道”;大众体验区提供“滑雪考级”服务,帮助滑雪“小白”提高水平。非冰雪季,园区推出了高山滑车、海陀云境、ATV/UTV、松山保护区研学、奥运亲子客房等一系列亮点热点项目,同时,园区也凭借云海万千的秀美风光,跻身“登名山、观云海”最佳打卡地行列。

冬奥会后两年,园区实现从冬天到夏天、从赛区到景区、从山林美景到冬奥元素的全新转换。自2022年5月起,园区累计举办会议、会展700余场,承接团队活动800余场,开展研学培训达2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近540万人次,是炙手可热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北京旅游热门“打卡”地,国内知名的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2024年1月15日,北京龙庆峡第38届冰灯冰雪嘉年华亮灯。(资料图)

冰雪产业多元化 经济收益持续增长

延庆因冰雪而备受关注,冬奥会后,延庆产业多元化发展。

整个雪季,最美冬奥城一片热“雪”沸腾的景象。万科石京龙滑雪场在全市率先开板,春节期间将开启夜场滑雪,满足不同滑雪爱好者需求;在八达岭滑雪场、世界葡萄博览园、玉渡山冰雪大世界等一大批冰雪运动场地,游客玩冰嬉雪精彩不停;世园公园第二届花灯艺术节盛大开幕,3000米的盛世花灯观赏长廊营造了流光溢彩的梦幻世界;龙庆峡景区举办的第38届龙庆峡冰灯艺术节,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冰灯艺术展,冰灯花灯晶莹剔透,冰雕雪雕宏伟壮观,北国风光一览无余;八达岭夜长城也将在春节期间再次点亮,夜幕下的八达岭文化街区灯光秀更是不容错过……

围绕冰雪主题,延庆不断推出新玩法、新亮点,“冷冰雪”真正转化为“热资源”。2022—2023年冰雪欢乐季,全区共接待228.7万人次,收入2.6亿元;2023—2024年冰雪欢乐季(截至1月31日)全区共接待208万人次,收入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36.3%。冰雪消费市场日益壮大,“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建设稳步推进,“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延庆转化为生动实践。


赛场上的何一鸣。(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才队伍专业化 成服务地区发展宝贵资源

“感谢家乡的培养,为我的‘冰雪之旅’创造条件。”在刚刚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青年组)比赛中,延庆选手何一鸣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取得第六名,成为“十四冬”决赛阶段唯一一位非专业选手。

何一鸣是沐浴着冬奥“春风”成长起来的“冰雪小将”,也是延庆区“六支半”冰雪运动队培养出的优秀队员。自2016年起,延庆区以冰雪特色校为依托,采用“一校一项目”的布局模式,在全区布局冰雪项目,在各个小学选拔“种子选手”,一步步组建起“六支半”冰雪运动队,为延庆培养青少年冰雪人才。

从“海陀农民滑雪队”走出来的农民滑雪队队员们,拿到了国家职业滑雪指导员证书,有的成为滑雪教练,有的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就业,实现职业跃升和身份转变。得益于“十万人次大培训”,近万名延庆乡亲获得雪橇裁判员、无人机驾驶员、浇冰师等职业技能证书,吃上“冰雪饭”。冬奥期间备受赞誉的“金牌医疗团队”,赛后继续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2023—2024赛季在延庆举办的5项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中,有13名本地裁判员是参与冬奥会保障的国内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冬奥人才遗产已然成为服务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


延庆冬奥村秋景。(资料图)

冬奥遗产持续释放红利,冬奥精神鼓舞矢志前行。冬奥会后两年,延庆始终以冰雪为引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动环境优化、城市更新、精细治理、区域协同、包容性社会构建,打通奥运遗产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的价值转化通道,展现出“最美冬奥城”的卓越风采,书写着后冬奥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