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烫伤高发,急救指南来了!
冬季烫伤高发,急救指南来了!
随着冬季的到来,烫伤事故频发,尤其是家中有小孩的家庭更是需要注意。本文将介绍烫伤的紧急处理步骤,包括冲、脱、泡、盖、医五个关键步骤,帮助您在遇到烫伤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科学处理,避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记得,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5分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哦!让我们一起守护家人安全,远离烫伤困扰吧!
为什么冬季是烫伤高发季?
冬季,人们总想通过各种方式取暖,比如使用热水袋、暖手宝、暖宝宝贴、中药热敷包、艾灸、热油汀等。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取暖习惯却暗藏着烧烫伤的隐患。在医院烧伤科门急诊中,冬季前来就诊的烧烫伤患者并不少见,有时甚至比夏天更多。
低温烫伤:最易被忽视的危险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造成的烫伤。通常,45℃-60℃的温度在持续接触皮肤30分钟后就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因为温度并不足以引起立即的疼痛反应,但长时间的热力作用会损伤皮肤组织。
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当不幸发生烫伤时,切勿慌张,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处理:
1. 冲:用大量清洁流动冷水冲洗创面20-30分钟,以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减轻损伤。
2. 脱:轻柔地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可用剪刀小心剪开,避免强行撕扯。
3.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继续用冷水浸泡10-30分钟,以进一步缓解疼痛。
4. 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棉布覆盖创面,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5. 送:对于严重的烫伤,应尽快送往具备烧烫伤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偏瘫等疾病的老年人,因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丧失,烫伤时不易被察觉。因此,使用取暖设备时应特别小心,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对温度的感知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烫伤。家长应将热水瓶、热汤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使用取暖设备时也要加强监护。
日常预防措施
使用取暖设备时,不要让其直接接触皮肤,可使用隔热材料隔开。
控制取暖设备的温度,避免设置过高。
定时检查取暖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产品。
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取暖设备。
保持室内适度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最新治疗进展:湿性愈合疗法
湿性愈合疗法是近年来在烫伤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其原理是通过维持湿润环境来帮助细胞代谢和增殖。在湿润条件下,细胞能更好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从而加快生长速度。同时,湿性环境还可促进自溶性清创,并减少伤口疼痛。
掌握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烫伤带来的损害,促进伤口愈合。让我们一起提高警惕,科学预防,让温暖的冬天不再有烫伤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