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球到开花:家庭水仙花养殖实用指南
从选球到开花:家庭水仙花养殖实用指南
水仙花,又名中国水仙、雅蒜,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仙花的养殖方法,包括栽植、施肥、浇水、温度光照、繁殖、花期调节以及防止哑花现象等内容,帮助读者成功养殖出美丽的水仙花。
一、栽植
水仙球上盆前,应先清除鳞茎上的泥块、干枯的须根、褐色的膜质外皮及有病痂的鳞片。然后用小刀在鳞茎上部用刀纵向割开十字口,其深度以不伤及花芽为好,目的是帮助鳞茎内的芽抽出。切好的球要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天,洗去伤口黏液再上盆水养。
为保证植株稳定,直立摆放在专用的水仙盆中,周围放些石子等物固定,用干净的棉花或吸水纸敷在刻伤的刀口处,以防流出的黏液见光后变成褐色影响美观。
盛水仙球的容器不宜过于华丽,形式不拘一格,盆、碗、盘、碟均可。
二、施肥
水仙一般不需肥料就可开花,如果在水中加入0.05%~0.1%的稀薄化肥,可促使花开得更好,花期更长。
三、浇水
水仙喜水湿,尤其是在生长发育盛期。容器中应加水至水仙球的下部1/3,以保证根部能充分吸水。最好每1~2天换1次水,保持盆中的水新鲜、干净,忌用脏水。亦不可用硬水和带有油质的水,否则根部即会腐烂。
四、温度、光照
生长期喜冷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015℃,不宜超过20℃,可耐0℃的低温。鳞茎球在春天膨大干燥后,在26℃以上进行花芽分化。经过休眠的球根,在温度高时可以长根,但不长叶,随温度下降才发叶,到610℃左右抽花薹。在开花期间,如果温度过高,阴暗,不仅花箭软弱,而且叶子易徒长倒伏。
养水仙的关键,是要有长时间的充足光照。上盆后10天内需要的光照较少,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光照,促使花梗伸长。每天有6小时的光照即可正常生长。光照充足,有益于植株生长矮壮,防止徒长。
五、繁殖
以分球繁殖为主,母球当年开花形成的新球和子球,可于秋季分栽,华北地区一般在910月进行,暖地可延迟。新球栽植不可过深,覆土厚度达球高2倍即可。子球可继续培养。利用种子繁殖需经79℃的低温处理,3040天萌动,约经56年才开花。
六、花期调节
在北方,冬季室温较低,土培需要5060天才能开花。如室温在1215℃,30~40天即可开花。水仙盆不能放在暖气片上,可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为使水仙在春节开花,关键在于掌握好栽培时间,给予合适的光照和温度。如光照不足,长久放在背阴处,会使叶片徒长,开花少而弱,甚至不开花;如湿度过低,经常在5℃以下,叶片、鳞茎受寒,则难以开花。
要使水仙在节日开放,可根据所需的花期灵活掌握,如需在元旦开放,可在节前4060天栽植;如需在春节开放,可在12月上中旬栽植。栽植后置室内向阳处,室温在1012度,夜间810°,当叶片56cm长时,放在710°较凉爽的地方,防止叶片徒长,促使花箭抽出。如遇天气反常,温度过低,可在盆中加入温水,提高水温;如温度过高,则在盆中加冷水,夜间将盘水倒去、控制水分和温度,不使提早开花。12天换1次清洁的水。
七、防止哑花现象
水仙“哑花”是指水仙在水培过程中花莛中途天折、花蕾枯萎或出现花蕾未开先衰的现象,出现“哑花”现象的原因有:
①鳞茎质差,如鳞茎较小或遭受病虫危害,根盘干朽,发根少;
②水培不得法,如换水不勤,光线不足,室温偏高,通风不良等,均会造成“哑花”;
③水培季节不对,如在霜降前鳞茎休眠期或清明后气温升高时水培,都难以开花。
防止水仙出现“哑花”的措施主要有:
①选择优质鳞茎(3年生的),这种鳞茎略成扁圆形,肥大,底部根盘明显,根点密聚;
②使用雨水或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应先放缸(桶)内贮存1天后再用,并每天换1次清水;
③多见阳光,放室内通风向阳处,室温保持10~15℃,选晴朗温暖的日子,于上午10时后至下午3时前放在室外背风向阳处,来经受低温锻炼。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每天要向植株上喷些水,有利其茁壮生长。
小贴士
家庭水养水仙时一般不进行繁殖。在水养期间,供它长叶开花的是水仙球自身的养分,开过花以后,养分即已消耗殆尽,来年就不会再开花了。有人做过实验,把开过的水仙球种在露天中,3年后偶然能开花,因此只好将开过花的球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