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辐射致皮肤癌,这样防晒最有效
紫外线辐射致皮肤癌,这样防晒最有效
随着夏季的到来,阳光变得越来越强烈,紫外线辐射也随之增加。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紫外线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元凶之一。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Health)的研究,紫外线辐射能损害我们皮肤细胞中的DNA,导致变异,最终引发癌症。因此,防晒不仅仅是保持皮肤白皙的美容手段,更是预防皮肤癌的重要措施。
紫外线与皮肤癌
紫外线(UV)辐射主要分为UVA和UVB两种。UVA是波长为320-400纳米的长波紫外线,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和皱纹增加;UVB是波长280-32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的表层,导致皮肤晒伤和红斑。这两种紫外线都是皮肤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据统计,2022年全球有近2000万新癌症病例(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其中肺癌是最常诊断出的癌症,新发病例约为248万,占所有癌症的12.4%。皮肤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了解如何预防皮肤癌显得尤为重要。
皮肤癌的早期识别
皮肤癌的早期症状可以通过“ABCDE”法则来识别:
- A(Asymmetry):痣或斑块形状不对称。
- B(Border):边界模糊或不规则。
- C(Color):颜色不均匀或多色混合。
- D(Diameter):直径大于6毫米。
- E(Evolution):短期内迅速变化。
如果发现符合上述特征的皮肤病变,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全面防晒指南
防晒不仅是涂抹防晒霜那么简单,而是一套完整的防护体系。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晒建议:
物理防晒:穿防晒衣物、戴宽边帽子和使用遮阳伞等。深色和紧密织造的衣物通常具有更好的防晒效果。此外,有些衣物会特别标注UPF(紫外线防护系数),UPF50+的衣物能够屏蔽98%以上的紫外线,非常适合夏日户外活动穿着。
防晒霜的选购要点:
- SPF值和PA值:如果你的主要活动是在室内,并且只是偶尔短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选择SPF15、PA+以上的防晒霜通常就足够了。如果你计划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最好选择防护级别更高的防晒霜,如SPF50、PA+++以上,同时建议2—3小时补涂一次。
- 成分:仔细阅读防晒霜的成分列表,尽量避免含有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成分。对于敏感皮肤者来说,物理防晒剂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可能更合适。
- 质地和使用感:选择适合自己喜好的防晒产品形式,如乳液、凝胶等。
- 品牌和评价: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时,建议查看成分表和认证,以确保安全性和防晒效果,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特殊人群的防晒建议:
- 婴幼儿:优先使用物理遮挡防晒措施,6个月以上婴儿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防晒霜。
- 孕妇:选择不含氧苯酮等成分的防晒产品,更推荐使用防晒装备,如遮阳帽和防晒衣物等。
- 老年人:选择温和、不含香料的防晒产品,以减少皮肤刺激。定期重新涂抹防晒霜,尤其是长时间户外活动时。
- 敏感肌肤和皮肤病患者:选择专为敏感肌肤设计的防晒霜,避免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优先使用物理防晒剂,以减少皮肤反应。
- 户外工作者:选择SPF50+的高防护防晒产品,以确保长时间户外活动中的有效防护。每两小时重新涂抹防晒霜,尤其是流汗或是游泳后。穿长袖衣物、宽边帽,提供额外的物理防护。
皮肤自查方法
定期进行皮肤自查是预防皮肤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自查方法:
- 每月检查你的皮肤,每年请皮肤科医生检查您的皮肤。
- 通过应用和重新应用来认真保护它防晒,无论天气状况如何。
- 使用UPF保护衣着,墨镜、太阳手套和宽边帽。
- 相信医疗指导,但强烈为自己辩护。
特别提醒:高风险人群需格外警惕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重视防晒和皮肤检查:
- 长期暴晒者:如户外工作者、喜爱户外运动的人群。
- 免疫力低下者:如HIV/AIDS患者或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
- 有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有黑色素瘤家族史或个人史的人。
- 大量痣或异常痣的人:痣的数量过多(超过50个)或存在大型、形状不规则的痣。
- 儿童和青少年:童年时期的强烈日晒可能为成年后皮肤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皮肤癌虽然可怕,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定期检查,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记住,防晒不是夏季的专利,一年四季都需要做好防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皮肤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