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把抑郁当叛逆:专家详解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识别与干预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4: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把抑郁当叛逆:专家详解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识别与干预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平均确诊年龄为13.41岁,超过四成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多次后才带其就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征兆,并提供专业的应对建议。

面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不少家长会有疑问“我家孩子是抑郁吗”。来看央视新闻近日直播中的一些案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 郑毅:孩子第一天上学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应激反应,一种心因性的反应,不属于严重的内源性抑郁,没有到创伤的层面,这种反应常有。但如果再发展,可能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 郑毅:精神检查很重要,如果三甲医院的心理精神科无法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建议去专科医院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 郑毅:孩子表现出的症状很复杂,可能为躁郁症。躁郁症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再评估诊断清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用药,及时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有哪些早期征兆?应对青少年抑郁症,需从理解、早期识别等方面着手,出现以下这些早期征兆应引起重视。

  1. 长时间情绪低落
    长时间情绪低落,难以体验到快乐,时常感到忧郁、难过。

  2. 兴趣减退
    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对日常活动缺乏动力。

  3. 精力减退
    没有进行大量体力活动,也常常觉得疲惫、乏力;做事时有拖延的习惯。

  4. 情绪波动剧烈
    情绪转换突然、情绪波动剧烈,常有愤怒、难过、敌对的情绪。

  1. 注意力下降
    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变得困难、耗时更久。

  2. 学习动力下降
    患病期间,青少年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3. 网络成瘾
    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视频等线上活动,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和压力。

  1. 身体症状
    如头痛、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头疼、头晕、肚子疼、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手抖等。

  2. 叛逆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剧,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进一步寻求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比如滥用药物、酒精,甚至参与其他危险活动。

  3. 自我评价低
    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抑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重要时期,面对各种压力,如巨大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特别是面临中考、高考等关键考试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家庭环境与遗传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频繁争吵、亲子关系紧张、缺乏关注和情感支持,都可能增加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别把抑郁当叛逆!几个要点帮孩子走出来
青少年心理健康,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也存在很多人的误解和忽视。有的人说儿童抑郁症是矫情、是任性、是叛逆,可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我们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 早识别、早干预。对孩子进行早期筛查,发现情绪、行为等有异常时,及时追踪。

  1. 消除“病耻感”。不少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后,学生及家长普遍存在有一种“病耻感”,选择逃避和掩饰。如果发现孩子有潜在的患心理问题的倾向,要及时就医,科学诊疗。

  2. 在日常沟通中,多鼓励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建设和足够的情感支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