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故宫特展:中华文明溯源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故宫特展:中华文明溯源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期推出“中华文明溯源”特展,这是全球近年最全面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展览之一。展览展出约110件(套)新石器时期至夏代、跨越5000年的珍贵文物,分别来自北京、甘肃、辽宁、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市和香港共14间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涵盖九个考古文化和九个主要考古遗址。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其中更有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01

展览背景与意义

“中华文明溯源”特展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中华文明”系列的第二个展览,也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特别策划。展览聚焦近二十年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展出约110件(套)新石器时代至夏代、跨越5,000年的珍貴文物。这些展品来自内地北京、甘肅、遼寧、安徽、浙江、山東、湖北、山西、陝西、河南等省市和香港共14間博物館和考古機構,涵蓋九個考古文化和九個主要考古遺址,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展品中有1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

展览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孕育──文明初成(距今5,800–5,200年前後)」:黄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流域等不同區域都出現了文明初成的跡象。第二單元「綻放──古國文明的發展(距今5,200–3,800年前後)」: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開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第三單元「傳承──王朝時代的開始(距今3,800年–3,500年)」:夏朝建立,中華文明進入了新階段。

02

重点文物解读

在三个单元和时期中,具代表性的珍貴文物分別為玉龍、玉琮和銅斝,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第一單元中的玉龍(距今6,000–5,000年),來自紅山文化中晚期遺址,是中國最早具有龍形象的實物之一;第二單元中的玉琮(距今5,300–4,300年)作為身份的標誌,是良渚文化玉禮器系統的代表,也體現了良渚玉文化對周邊文化和後世的廣泛影響;第三單元的銅斝(距今3,800–3,500年)為來自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反映了二里頭文化獨特、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以及以青銅器為核心的中華禮儀制度的逐漸形成。

第一件为距今6500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玉龙。玉和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元素。此件玉龙做工精美,长25.5厘米,宽20.1厘米,整体呈“C”字形,身躯修长,有长吻、长鬣,闪烁着柔和的浅绿色,被视为中国龙形象的滥觞。

红山文化分布于内蒙古和辽宁一带,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文化之一,曾出土大量玉器。这件艺术品暗示着当时已经存在社会分工,已有工匠们为上层阶级创作精美的作品。此时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人口增加并趋向集中,出现了大型聚落,社会内部也产生了劳动分工与分化,文明因素开始孕育。

展览的第二个亮点是良渚文化的玉琮,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大约4300至5300年前。

不少器物生動展現人們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其中,長江中游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陶塑刻劃生動,例如人抱魚像(距今5,300–3,800年)。當地亦發現大量玉器,或誇張或具象,如人頭像(距今4,200–3,800年)。此類玉人像也被認為是四川三星堆文化祭祀坑(距今3,300–3,100年)出土青銅頭像的靈感來源之一,展示出長江流域源遠悠長的文化傳承。

03

展览亮点与创新

展览透过270度全景银幕,重現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城址之一──位於陝西省的石峁遺址。石峁遺址是21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其考古發現改變了以中原為中華文明發祥地的傳統認知。遺址於200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入選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世界十年(2011–2020年)十大考古發現。展覽展出多件石峁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如神人對虎紋石雕(距今4,300–3,800年),這些石雕表現精緻的雕刻技巧,亦反映當時複雜的社會結構和人們的精神生活。

博物館很榮幸邀請到著名歌手及藝人張智霖為展覽錄製廣東話「星」音導賞,帶領觀眾探索石峁遺址,及細說文物背後的故事,講解中華文明發展進程及脈絡。

此外,展覽還設有多媒體裝置,並舉辦親子考古工作坊等教育活動,讓參加者了解考古工作的各個範疇,並深入認識中華文明的豐富文化內涵。

04

观众反响与社会影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吸引游客的原因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包括整个博物馆呈现的故宫文化。自2022年7月3日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近280万人次,其中非香港本地观众占70%。最近在香港故宫馆展出的《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很受本地观众欢迎,因为之前能在香港看到这么大规模中国古代文明展览的机会不多。

内地观众可能对这类文物已经习以为常,各地的博物院都有几千年的东西,但香港这方面比较匮乏,而且这么全面和完整地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地也不多见。我们做这个展览的中心课题,就是中华文明究竟有多悠久。我记得在三四年前,我们在自己博物馆里写“中华5000年”之类的表达时,也有些外国专家提出异议,因为在外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文明只有3000多年。这个展览里的很多文物都来自5000年前,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玉龙,这么精致的做工,不是“文明”是什么?

我们尤其想让学生观众来看,大家光读教科书还是不够,要来通过这些文物近距离看到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开馆两年多时间,香港故宫馆现在已经接待游客近280万人次,70%是非本地观众,其中的八成是内地观众,两成是海外观众,然后香港本地观众占总游客人数30%。这和香港之前的文博场所的观众组成是很不一样的,以前是海外加内地占30%,本港观众占70%,真是很大的变化。

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机会。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吴冠中的艺术成就,探索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