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抗癫痫药现突破,个体化治疗成新趋势
第三代抗癫痫药现突破,个体化治疗成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癫痫治疗领域迎来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第三代抗癫痫药物(AEDs)逐渐面世。新型药物的研发和个体化治疗的推进,将带来什么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化,神经元之间的离子通道失调、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突触传递的异常等,都有可能导致癫痫的发作。
药物治疗是癫痫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也是癫痫的首选治疗方案。在癫痫治疗领域,除了以苯巴比妥、苯妥英和奥卡西平、卡马西平为代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癫痫药物以外,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也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一些新药物如拉科酰胺(lacosamide)、吡仑帕奈(Perampanel)、布瓦西坦(Brivaracetam)、艾司利卡西平(Eslicarbazepine)等被引入临床应用,他们被称为第三代抗癫痫药物。
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指相对于传统抗癫痫药物(第一代和第二代)而言,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更少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一类新型药物。这些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
拉科酰胺(lacosamide)
中国第一个上市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由优时比(UCB)制药公司开发,是一种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结合拮抗剂,属于功能化氨基酸类药物。
适应症:适用于16岁及以上癫痫患者的部分性癫痫发作,以及部分性癫痫发作继发的全面性癫痫发作。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起作用:
选择性增强慢失活电压门控钠通道:拉科酰胺与神经元膜上的电压门控钠通道相互作用,选择性增强这些通道的慢失活;
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拉科酰胺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一步减少神经元的异常兴奋。
常见副作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疲劳、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平衡和协调障碍)。
吡仑帕奈(Perampanel)
2019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由日本制药公司卫材(Eisai)研发,是一种非竞争性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拮抗剂。
适应症:用于12岁及以上患者的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作用机制:过度活跃的AMPA受体被认为与癫痫发作的发生密切相关。谷氨酸通过与AMPA受体结合,促进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吡仑帕奈可通过非竞争性阻断AMPA受体,抑制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
常见副作用:头晕、嗜睡、行为异常等。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
国内尚未上市,2016年于美国及欧洲上市。由优时比(UCB)制药公司研发,被认为是第三代抗癫痫药物的代表之一。它与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结构相似,但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适应症:用于16岁及以上患者的局部性癫痫发作,后被扩展为4岁以上患者的局部性癫痫发作。
作用机制:
突触囊泡蛋白2A(SV2A)结合:布瓦西坦通过与突触囊泡蛋白2A(SV2A)结合,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钠离子通道调节:布瓦西坦还可能影响钠离子通道,进一步减少神经元的过度兴奋。
常见副作用:头晕、乏力、嗜睡、精神状态异常等。
艾司利卡西平(Eslicarbazepine)
国内尚未上市。2009年欧洲获批上市,2013年美国获批上市。葡萄牙制药公司BIAL研发,是一种新型的碳酰胺类抗癫痫药物,为钠通道阻滞剂,是为提高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疗效、改善其耐药性而开发的新型AEDs。
适应症:成人患者的部分发作性癫痫(可用于单药或辅助治疗),或青少年患者(12岁及以上)部分发作性癫痫的辅助治疗。
作用机制:艾司利卡西平通过调节大脑中氨基酸神经递质的释放,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它主要通过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和释放,同时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常见副作用: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皮疹等。
除以上药物外,还有一些已上市或处于研究中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如针对mTOR通路的依维莫司、针对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的大麻二酚、视黑素受体激动剂相关的Beprodon等等。第三代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为癫痫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希望。
最新研究进展
癫痫治疗领域再次迎来重磅交易。近日,灵北制药宣布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ongboard Pharmaceuticals。后者的核心管线是bexicaserin,一款高选择性的5-HT2C超级激动剂,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DEE,已完成二期临床并获得突破疗法认证。
收购消息传出后,Longboard股价大涨超50%。年初至今,由于公布bexicaserin 1b/2a期研究的积极顶线数据,其股价一路上涨,涨幅超过888%。
灵北制药是丹麦精神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先驱,也是为数不多专注于CNS疾病的制药公司之一。大手笔收购Longboard,也意味着其在神经学和罕见疾病这片充满挑战却又极具潜力的领域中,更进一步。
尽管失败如影随形,但是,随着越来越多药企尝试征服这一CNS研发高地,或许,正如阿尔兹海默症般,经历数十载漫长黑夜,癫痫药物的开发正在迎来春天。
个体化治疗与药物联合使用
随着基因组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癫痫治疗的重要策略。通过对患者的基因型、药物代谢情况等进行分析,医生可以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药物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通过不同药物的组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耐药性。
抗癫痫治疗的趋势显示,疗法研究不再局限于发作的控制,更会着重于从发病机制的根源上改变癫痫发作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第三代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为癫痫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三代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更多癫痫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