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识别到护理:癫痫发作全程急救指南
从识别到护理:癫痫发作全程急救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突然倒地,抽搐不止,口吐白沫,周围的人慌作一团,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癫痫发作。据统计,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40万。癫痫发作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不仅能保护患者免受伤害,甚至可能挽救生命。
如何识别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局灶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局灶性发作:通常从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开始,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感官异常(如嗅觉、听觉改变)、情绪变化、头晕等。患者可能仍然保持意识,但也可能意识受损。
全身性发作:影响大脑的所有区域,最常见的是强直-阵挛发作,即所谓的“大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面色发绀、牙关紧闭等。其他类型还包括失神发作(短暂意识丧失)、失张力发作(肌肉突然松弛导致跌倒)等。
正确的急救步骤
遇到癫痫发作,保持冷静是第一步。以下是详细的急救步骤:
确保环境安全:迅速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如尖锐物体、热源等,避免患者在抽搐中受伤。如果可能,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松开衣领和腰带,确保呼吸顺畅。
不要限制动作:不要试图按住患者或限制其抽搐,这可能导致患者或施救者受伤。同样,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手指、毛巾等,这可能导致窒息或牙齿损伤。
观察发作时间:记录发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如果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连续发作,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提供心理支持:发作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困惑、疲惫或焦虑。此时应给予安慰和陪伴,帮助患者恢复平静。
需要就医的情况
- 首次发作的癫痫
- 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
- 连续发作,且患者未能完全恢复意识
- 发作后出现新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 孕妇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发作
常见的错误处理方式
- 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这可能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 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东西:这可能导致牙齿损伤或窒息。
- 不要试图控制患者的抽搐:这可能导致患者或施救者受伤。
- 不要喂食或喂药:这可能导致误吸或窒息。
发作后的护理要点
心理支持:癫痫发作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羞愧或沮丧。家人和朋友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药物管理: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检查药物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
生活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安全预防:避免从事高风险活动,如高空作业、游泳等。在家中采取安全措施,如使用防滑垫、护栏等。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癫痫发作虽然短暂,但正确的应对方式能显著降低风险。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我们不仅能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发作期,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如果你身边有癫痫患者,不妨分享这些信息,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的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