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带火狮子林,揭秘苏州园林魅力
《小巷人家》带火狮子林,揭秘苏州园林魅力
近期热播剧《小巷人家》不仅让观众领略了苏州的市井烟火气,更带动了一波苏州古典园林的热度。其中,狮子林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园林设计,成为了游客们的打卡圣地。狮子林不仅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还被誉为“假山王国”,其禅意假山和诗画意境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跟随《小巷人家》的脚步,一起探索这座充满诗意与禅意的古典园林吧!
历史渊源:元代古迹的文化传承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高僧天如禅师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园名源自天如禅师的师傅中峰和尚曾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得道,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
狮子林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修缮扩建,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规模。园内建筑布局精妙,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假山艺术:巧夺天工的“假山王国”
狮子林被誉为“假山王国”,其假山艺术堪称一绝。园内的假山群,是古典园林中堆山曲折、复杂的实例。这些假山高、低、峻、平,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假山内部有许多深邃的洞穴和壑谷,穿梭其中,感受曲径通幽的奇妙体验。
大假山是狮子林的标志性景点,拥有二十一个洞口,九条路,上中下三层。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石峰造型奇特,怪石嶙峋。假山上种植了古柏、古松等树木,枝干苍劲,更添山林野趣。九狮台以形态各异的狮子造型和精湛的石雕技艺而著称,由若干狮形湖石堆叠而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九头狮子的身影,张牙舞爪,昂首直立,安静蹲伏,静中寓动,妙趣横生。
禅意文化:古朴淡雅的园林意境
狮子林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两代为主,园内建筑多为木结构,古朴淡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这些建筑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与山石、水池、花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园内建筑题名如“立雪堂”、“卧云室”等,都蕴含着深厚的禅宗文化。
云林逸韵厅因元末明初大画家倪云林与狮子林的特殊渊源而更名。倪云林,苏州人,博学多才,中年家道中落,浪迹江湖,与天如禅师等人相熟,曾参与指点狮子林的设计。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厅内匾额上的字,为现代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手书。燕誉堂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典雅,来源于《诗经·小雅·车舝》中的“式燕且誉,好而无射”,意为燕而娱乐、始终不已。门口是团寿,周边有五只蝙蝠,寓意五福捧寿,还种植有两颗白玉兰树,寓意金玉满堂。堂屋门上有“入胜”、“通幽”、“听香”、“读画”、“幽观”、“胜赏”等砖刻匾额。
影视效应:《小巷人家》带火的打卡圣地
《小巷人家》的热播,让狮子林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剧中,主人公们在狮子林中穿行,感受园林之美,也带动了观众对这座古典园林的兴趣。据统计,自该剧播出以来,狮子林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座“假山王国”的风采。
无论是园林之美还是水乡风情,苏州都值得细细品味。希望这份攻略能助你玩得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