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岳飞遇害前一年写下《满江红》,千古绝唱诉说英雄末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8: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岳飞遇害前一年写下《满江红》,千古绝唱诉说英雄末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传世之作,以其豪迈的词风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千百年来激荡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灵。它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岳飞一生的写照,凝聚着南宋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伟大精神。

01

岳飞与南宋抗金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抗金英雄。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习武,少有大志。在北宋末年,岳飞投军从戎,开始了他传奇般的军旅生涯。

南宋建立初期,金兵屡次南侵,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成为南宋抗金的中流砥柱。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信念,多次大败金军,收复失地。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等六郡,年仅三十出头就跻身南宋四大将帅之列。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再次北伐,收复西京洛阳,大败金军精锐铁浮屠和拐子马,前锋直抵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之遥。岳飞喜极而泣,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然而,正当岳飞准备渡河光复失地之际,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却频频阻挠。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心求和,害怕岳飞的胜利会破坏和议,于是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岳飞悲愤交加,痛哭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百姓闻讯,拦马痛哭,哭声震野。

02

《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是岳飞人生最悲壮的时刻。此时,岳飞在抗金战场上屡建奇功,却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压。他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他壮志凌云,却功败垂成。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最终凝结成这首气壮山河的词作。

词的上阕,岳飞以“怒发冲冠”开篇,展现了他内心的激愤。面对金兵的入侵,他“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必胜的决心。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悲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道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词的下阕,岳飞的悲愤之情达到了高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不仅是岳飞个人的悲愤,更是整个民族的悲愤。他渴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深深忧虑。

03

艺术特色与历史影响

《满江红》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迈奔放的词风:整首词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激昂的战斗气息,充分体现了岳飞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抗敌决心。

  2. 鲜明的人物形象:词中塑造了以岳飞为代表的抗金英雄形象,他们爱国情深、勇猛无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

  3. 深刻的思想内涵:《满江红》不仅表达了岳飞个人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满江红》自问世以来,便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表作,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岳飞的爱国情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4

岳飞的悲剧与历史反思

岳飞的悲剧,是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和主和派妥协投降的必然结果。宋高宗赵构担心岳飞功高震主,加之金国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成为千古奇冤。岳飞的被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它警示后人,一个国家如果失去民族气节,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岳飞虽然被害,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满江红》这首词,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伟大精神的缩影。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