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学艺避天劫,地煞七十二变显道教智慧
孙悟空学艺避天劫,地煞七十二变显道教智慧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艺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学习天罡三十六变,还是地煞七十二变?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文化智慧。
天罡与地煞:两种不同的修炼路径
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是道教文化中两种重要的神通法术。它们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异,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修炼路径和境界。
天罡三十六变,又称“天罡变化”,是道教典籍《历代神仙通鉴》中记载的高级神通。它要求修炼者具备深厚道家内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每种变化都具有独特神通,如“斡旋造化”可创造生命,“翻江搅海”掌控水势,“指石成金”改变物质本质等。这些变化展示了修炼者的强大实力与对自然的驾驭能力。
相比之下,地煞七十二变则更贴近现实生活,包含了各种实用的技法,如隐形、驱神、祈晴等。虽然威力不及天罡三十六变,但其较低的修炼门槛和广泛的学习范畴,使其成为众多修行者的首选。
孙悟空的选择:性格与环境的考量
面对这两种选择,孙悟空最终选择了地煞七十二变。这一决定背后,有着深刻的道教信仰和修炼背景。
首先,孙悟空选择七十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躲避天劫。当时孙悟空初生,在花果山水帘洞自立为王,日子过的好生潇洒,可是天不随人愿,几个老猴子的逝世深深刺痛的孙悟空,为摆脱天道轮回,生老病死的困扰,故此才前进求学,目标直指长生不老之术。当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时提出要学长生不老之术时,菩提祖上告诉他举出乃是逆天之举,凡逆天者皆要渡劫,渡过则生,反之则死,孙悟空听闻后直接问道没有没什么方法可以躲过此劫,而地煞七十二变正是躲劫的最好功法。故而选择了此功法,这是其一。
其次,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也影响了他的选择。当时的孙悟空心智尚未成熟,如同小孩子一般,只觉得多的就是好的,贪心所致,故而在菩提老祖问起:“我这有俩本功法,其一是为天罡之术,有三十六种变化,其二是为地煞之术,有七十二种变化,你要选哪个?”孙悟空想到没想就回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了。”
更重要的是,天罡三十六变的修炼难度远高于地煞七十二变。它不仅要求修炼者具备深厚道家内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还需要对天道存有敬畏之心,同时还需要高深的心境。而孙悟空又是一个生性洒脱、桀骜不驯之猴,这与孙悟空那冲动易怒的性格和其不愿别人束缚,追求无拘无束的理念完全不符。此外,天罡三十六变对修行者的要求极高,非大罗金仙不可学。这对于急于求成的孙悟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道教修炼的智慧:选择与适应
孙悟空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道教修炼中关于平衡和适应的重要理念。在道教文化中,修炼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正如一位道家修行者所说:“学习道法和道术,其实是对人的智慧和智慧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机会的极大关注,但更重要的是道心。”
道教认为,修炼需要具备坚定的道心和智慧。需要满足法、侣、财、地四个条件。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和坚持。能够坚定道德、不迷惑世界外物的修行方式,只有不断克服困难、经历磨难的修行方式。有一种说法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度有心之人。”
结语:选择背后的道教智慧
孙悟空选择地煞七十二变的故事,不仅是《西游记》中的一个情节,更是道教文化中关于修炼选择的深刻寓言。它告诉我们,修炼不仅仅是追求力量和神通,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和对天地规律的深刻理解。正如孙悟空后来的经历所展示的,真正的修炼之路,是在红尘中磨练心性,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