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清经济史讲稿》揭示经济变迁奥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3: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清经济史讲稿》揭示经济变迁奥秘

《明清经济史讲稿》是著名经济史学家全汉昇先生的力作,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全书聚焦明清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白银流入、人口与农业、货币与物价以及近代工业化进程,通过丰富的史料和详实的数据,揭示了明清经济演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巨大影响。

全汉昇先生以宏大的学术视野,深入探讨了明清时期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交通贸易与美洲白银输入等情况,以及清代时中国的人口与农业、货币与物价、近代工业化等问题,勾勒明清至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这本书不仅是了解明清至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参考,更是近期出版的热点书籍之一,值得广大读者深入了解。

01

明清时期的国际贸易与白银流入

全汉昇先生在书中详细论述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特别是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交通贸易。他指出,由于马可·波罗的影响,欧洲人一直渴望与中国进行贸易。西班牙人于1565年以墨西哥为根据地,横渡太平洋开始占领菲律宾,建立了太平洋上的“西班牙湖”。西班牙大帆船每年有1-4艘来回航行于美洲与菲律宾之间,将各种美洲物产,尤其是白银,运往菲律宾。

中国在明中叶前后开始普遍使用白银作为货币,对银的需求大增。由于中国银矿产量有限,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满足了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据统计,从1571年(明隆庆五年)至1826年(清道光六年),前后250多年,自美洲运到菲律宾的银子价值共约4亿西元,其中有1/2流入中国。这种白银的大量流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也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繁荣。

02

清代的经济变迁

全汉昇先生还深入探讨了清代的经济问题,包括人口与农业、货币与物价、近代工业化等。他指出,由于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中国国内银的流通量激增,使得明中叶后国内各地市场上能够普遍用银作为货币。政府也因此废除实物租税和徭役,改为实行以银纳税的一条鞭法。

在近代工业化方面,全汉昇先生分析了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他指出,甲午战争前30年左右,中国建立为解决沿海国防问题而开办的兵工厂和造船厂,可称为自强运动的工业建设,也是中国机械化生产的开始。但由于政府经费不足、管理不善、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官办工业存在诸多问题。甲午战败后,中国开始改变方针,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创办工业,提倡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从而推动了棉纺织工业、面粉工业等的发展。

03

书评与读者反响

《明清经济史讲稿》自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有读者评价道:“全汉昇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明清至近代经济社会的全景图。他的语言通俗易懂,使得专业的经济史研究像是一次轻松的阅读体验。”

另一位读者则表示:“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明清时期经济的深刻理解,还有助于我们反思近代中国的发展。全汉昇先生的讲稿生动地还原出那个时代的经济气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经济结构。”

04

结语

《明清经济史讲稿》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史研究著作,它不仅揭示了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演变历程,也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全汉昇先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讲述方式,将复杂的经济史问题呈现得清晰易懂,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解中国明清至近代经济社会演变的必读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